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出发,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基础工程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云南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在推进党员干部学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既深化了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认识,又积累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经验。
一、始终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它从成立之时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根本指导思想,并根据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创新成果。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在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努力在深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认识上达到新高度,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上取得新成效,在扩大党的政治优势上取得新进展。
云南地处边疆民族地区,历来是反渗透、反破坏、反分裂的前沿。各级党组织领导发展的环境更为复杂,面临的考验更为严峻,理论武装的要求也更为迫切。针对这一实际,省委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按照理论学习抓深化、理论研究抓精品、理论宣传抓创新的思路,努力在全省形成重视理论学习的浓厚氛围。党的十七大后,我们组织开展“十七大精神进边寨”系列活动,组建民族语小分队进村入户宣讲十七大精神;用18种少数民族语言对十七大报告进行翻译,制成VCD光盘和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免费下发给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学习;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立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和26个社科研究基地,每年推出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引导党员干部准确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开展“社科专家基层行”活动,每年组织大批专家学者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举办科学发展论坛,面对面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在机关干部中开展“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学习竞赛,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列为重点学习书目,掀起学习热潮。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们先后在全省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11万个基层党组织、210多万名党员干部围绕“促进科学发展、维护边疆安宁、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云南”这一目标,着力解决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上的问题,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兴滇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全省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支柱。2010年3月,我们与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联合召开“纪念艾思奇同志诞辰100周年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座谈会”,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把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编成民族歌舞和通俗读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使之成为少数民族群众听得懂、记得牢、能理解、易接受的内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