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短评(三十一、三十二)

战争短评(三十一、三十二)

战争短评(三十一、三十二)  

 

战争短评(三十一)

卢瓦尔战局看来出现了短暂的间歇,这使我们有时间把各种消息和日期加以对照,从而依据这些非常混乱和矛盾的材料,对事件的真相作一个在目前条件下所能够作的清楚的概述。

11月15日,过去指挥第十五军和第十六军的奥雷耳·德·帕拉丹被任命为新编的卢瓦尔军团的司令官,从这时起,卢瓦尔军团便作为一个独立的军团诞生了。我们说不出,当时还有哪些部队编入了这个军团;这个军团实际上是不断补充起来的,至少到11月底为止是这样,那时它名义上由下列各军组成:第十五军(由帕耳埃尔指挥)、第十六军(由尚济指挥)、第十七军(由索尼指挥)、第十八军(由布尔巴基指挥)、第十九军(据普方情报是由巴腊耳指挥)和第二十军(由克鲁扎指挥)。其中第十九军无论是法方还是普方的消息都从来没有提到过,所以我们不能断定这个军曾经参加战斗。除了这几个军以外,在勒芒及其邻近的孔利兵营有第二十一军(由饶勒斯指挥)和在凯腊特里辞职后转归饶勒斯指挥的布列塔尼军。我们可以补充一点:在法国北部还有费德尔布将军指挥的第二十二军,它的作战基地是利尔。我们没有把配属卢瓦尔军团的米歇尔将军的骑兵部队包括在内,因为这支骑兵虽然人数众多,但是由于刚成立不久,人员又没有受过训练,只能当作一支志愿骑兵队或一群骑马爱好者。

这个军团的成分极其复杂,有重征入伍的老骑兵,也有未经训练的新兵和厌恶一切纪律的志愿兵;有教皇的朱阿夫兵[114]那样坚强的营,也有只是名义上叫做营的乌合之众。这个军团毕竟也规定了某些纪律,但整个说来,仍然保留着匆忙编成的迹象。德军军官在战场上同这个军团打过交道以后说:“如果这个军团再经过4个星期的训练,它也许会成为可怕的敌人。”如果把所有根本没有受过训练的、只能成为障碍的新兵除外,我们估计,奥雷耳用于作战的5个军(不包括第十九军)里面称得起兵的大约有12—13万人。勒芒附近的部队还能提供将近4万人。

如我们所看到的,同这支兵力对抗的是弗里德里希-卡尔亲王的军团,其中包括梅克伦堡大公所指挥的军队;现在我们从侯泽尔上尉那里得知,他们总共大概不到9万人。但这9万人凭着他们的作战经验、组织和指挥官久经锻炼的指挥才能,完全能够同两倍于自己的当面的敌人作战。因此双方取胜的机会几乎是均等的,而这一点对在3个月内从无到有地创立了这个新军团的法国人来说,就是很大的光荣了。

从法军方面来说,战局是以11月9日在库耳米埃附近进攻冯·德尔·坦恩并收复奥尔良开始的。随后是梅克伦堡大公为增援冯·德尔·坦恩的进军和奥雷耳向德勒方向的机动,这个机动迫使梅克伦堡大公把全部军队调集到德勒方向并向勒芒进军。在这次进军中,法军非正规部队对德军进行了这次战争中从未有过的激烈的骚扰。居民进行了最坚决的抵抗,自由射手不断袭击入侵军的翼侧;但正规部队只进行了佯动,而德军无法迫使他们进行阵地战。梅克伦堡大公军队中随行的德国记者们写的一些通讯,以及他们对于这些在战争中坚决采取了最有利于自己而最不利于敌人的战法的不道德的法国人的狂怒和愤恨,是防御者在勒芒附近出色地进行了这次短促的战局的最好证明。法国人诱使梅克伦堡大公对这支看不见的军队进行了毫无意义的追赶,一直追到距离勒芒约25英里的地方。梅克伦堡大公追到这样远的地方以后,就不敢继续前进而折向南面去了。显然,最初的计划是对勒芒的军队进行歼灭性的突击,然后折向南面的布卢瓦,迂回卢瓦尔军团的左翼,而恰好这时赶到的弗里德里希-卡尔的军队就可从正面和后方攻击卢瓦尔军团。但是,这个计划也和后来拟定的其他许多计划一样都落空了。奥雷耳置梅克伦堡大公于不顾,而向弗里德里希-卡尔进军,在11月24日在拉栋和梅济埃尔攻击了普鲁士第十军,而在11月28日在博内-拉罗朗附近攻击了普军的重兵。无疑,奥雷耳在这里对自己的军队指挥得不好。虽然这是他冲破普军的阻截来打通一条前往巴黎的道路的首次尝试,但他只让不大的一部分兵力作了行动的准备。他所做到的唯一的一点,就是引起敌人对他的军队的敬佩。他退到奥尔良前方的筑垒阵地上,把全部兵力集中在这里。他把这些兵力从右至左作了如下的部署:第十八军在极右翼,其次是第二十军和第十五军,这3个军全部在巴黎—奥尔良铁路以东;第十六军在铁路以西,第十七军在极左翼。这些军队如果能及时地集中起来,几乎是无需怀疑他们能粉碎当时不足5万人的弗里德里希-卡尔的军团。但是等到奥雷耳在他的阵地上完全巩固下来的时候,梅克伦堡大公却又向南前进了,并同他的堂弟(梅克伦堡大公现在归他指挥)的军团的右翼会合了。这样一来,梅克伦堡大公的4万人已经赶到,以参加对奥雷耳的协同进攻,而勒芒的法军却因陶醉于他“击退了”敌人的光荣,安然留在距决定战局命运的地点约60英里的地方。

此后,完全出人意外地传来了11月30日特罗胥出击的消息。应当作出新的努力来支援他。于是,奥雷耳在12月1日对普军发起了总攻,但是已经太晚了。当德军用全部兵力迎击他的时候,他的极右翼的第十八军看来由于被引向错误的道路而根本没有参加战斗。这样,奥雷耳只有4个军作战,这就是说,他的军队的(实际用于战斗的)数量大概只略多于敌军的人数。奥雷耳被击败了,而且看来还在实际被击败以前他就感觉到自己被击败了。由于这一点,他表现出犹豫不决:12月3日傍晚他下令退过卢瓦尔河,第二天早晨又取消了这个命令,决定防守奥尔良。这种做法得到了通常的结果:“朝令夕改,一片混乱。”当普军集中进攻他的左翼和中央的时候,他的右翼的两个军显然由于接到互相矛盾的命令而让敌人截断了通往奥尔良的退路,第二十军只得在雅尔若而第十八军只得在更靠东的修利渡过卢瓦尔河。第十八军的一小部分看来被驱逐到了更加靠东的地方,因为12月7日他们被普鲁士第三军在纪安附近的讷瓦发现了,而后者从那里一直沿着卢瓦尔河右岸向布里阿尔方向追击他们。德军于12月4日晚占领了奥尔良,随即组织了对法军的追击。当普鲁士第三军沿卢瓦尔河上游的右岸前进时,第十军被派往维埃尔宗,而梅克伦堡大公的军队则沿卢瓦尔河右岸向布卢瓦挺进。后者尚未到达布卢瓦,就在博让西附近同至少是勒芒军队的一部分遭遇,而这时勒芒的军队终于同尚济的军队会合了,并且进行了顽强的、部分成功的抵抗。但是这个抵抗不久便被粉碎了,因为普鲁士第九军正沿卢瓦尔河左岸向布卢瓦前进,而到了那里它就会截断尚济向图尔的退路。这一迂回运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尚济放弃了受到威胁的阵地,布卢瓦落入了入侵的敌人手中。解冻和不久前的大雨损坏了道路,使德军停止继续追击。

弗里德里希-卡尔亲王向大本营发出电报称:卢瓦尔军团已完全被打散,其中央已被突破并且它作为一个军团已不复存在。这一切说得很中听,但远不符合事实。甚至根据德方的消息也无可怀疑,在奥尔良缴获的77门火炮,几乎全是遗留在工事内的海军火炮。可能有1万名法军(连伤员在内总共14000人)被俘,而且其中大部分人士气都很低落。但是12月5日那些完全没有秩序的、既无武器又无背囊的巴伐利亚兵士成群结伙地沿阿尔特讷到沙特尔的大道蹒跚而过的情形,比起上面说的也好不了多少。在5日和5日以后的追击中,德军一无所获!而如果卢瓦尔军团被击溃了,那末大家知道,普军拥有的行动积极而人数很多的骑兵,必定会俘掳这个军团的大量兵士。客气一点说,这里存在相当大的出入。解冻不能成为理由:解冻是从9日左右开始的,因此还有四五天的时间可以在很好通过的道路和田野上进行积极的追击。普军停止进攻的原因与其说是解冻,不如说是他们感到9万军队(其人数由于损失和在后方留下警备部队而减到6万左右)差不多筋疲力竭了。他们几乎落到了甚至对被击溃的敌人进行追击都是不明智的这种地步。普军可能向南方举行大规模的扫荡,但他们未必能占领新的地区。现在已经分为两个军团(一个归布尔巴基指挥,另一个归尚济指挥)的卢瓦尔军团,将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改编和整训新建立的营。卢瓦尔军团由于分编而不再作为一个军团存在了;但卢瓦尔军团是这次战争中没有蒙受耻辱的第一个军团。我们将来还可能听到接替了它的两个军团的消息。

然而,普鲁士却显露了兵源枯竭的迹象。尽管法律规定后备军在32岁以后免服现役,但是现在却在征集40岁和40岁以上的后备军。全国受过训练的预备兵员已经耗尽。1月份将有一批约9万人的新兵从北德意志派往法国。总的说来,这可能就是我们听说得很多但至今还未见到的那15万人;当他们到达的时候,将使普军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这次战争造成的兵力损耗是巨大的并且正在与日俱增。无论是从军队寄出的书信的那种忧郁的情调还是伤亡名单都说明了这一点。在这些名单中,现在主要的已经不是大规模会战中的伤亡,而是一两个、三五个人被打死的小规模战斗中的伤亡。人民战争的浪潮不断消耗着敌人兵力,将把一支最大的军队逐渐地损坏和零敲碎打地摧毁,而最重要的是,人们看不到这一点能因对方的相应损失而抵销。只要巴黎能坚持住,法军的处境就会日益改善,而在凡尔赛等待巴黎投降的那种焦急心情,是这个城市还可以威胁围攻军队的最好的证明。

载于1870年12月17日“派尔-麦尔新闻”第1824号

战争短评(三十二)

上周的战斗行动证明,我们曾怎样正确地估计了交战双方的态势,当时我们断定,从麦茨到达卢瓦尔河和诺曼底的德军已经大大丧失了夺取新地区的能力[注:见本卷第211—212页。——编者注]。从那时起,德军占领的地区几乎丝毫没有扩大。梅克伦堡大公率领冯·德尔·坦恩的巴伐利亚军队(尽管他们漫无组织,缺少鞋子,但是在前线上没有他们却不行)以及第十军、第十七师和第二十二师,顽强地追击了尚济的军队,后者且战且退,缓慢地从博让西退到布卢瓦,从布卢瓦退到旺多姆、埃皮色及其以西的地方。尚济防守了从北面流入卢瓦尔河的小河所形成的全部阵地,而当普鲁士第九军(或至少是该军的黑森师)从卢瓦尔河左岸开来,在布卢瓦附近迂回了他的右翼的时候,他便退到旺多姆,在卢瓦河一线占领阵地。在12月14日和15日,尽管敌人发动几次攻击,他仍然守住了这个阵地,但在15日傍晚放弃了阵地,缓慢地、毫不慌乱地向勒芒退却。17日在埃皮色附近,也就是在从旺多姆和莫雷到圣加来的两条道路的汇合点附近,他同冯·德尔·坦恩的军队又进行了一次后卫战,然后继续退却,但德军看来并没有追击很远。

显然,整个这次退却是进行得十分谨慎的。自从决定把原来的卢瓦尔军团分为两部分以后,其中一部分归布尔巴基指挥的应当在奥尔良以南作战,而另一部分归尚济指挥(勒芒附近的部队也归他指挥)的则应当防守卢瓦尔河以北的法国西部;在采取了这个措施以后,尚济就不能把决战作为自己的目的了。相反,他的计划必须是尽可能地坚守每一寸土地而避免卷入决战的危险,从而给敌人造成尽可能严重的损失,并且在炮火中锻炼自己的新编部队保持秩序和坚定性。在这次退却中他损失的人员自然会比敌人的多,尤其是很多人掉队,但这些都是各营最差的兵士,没有他们,他也完全可以应付。他也许能够保持他的军队的士气,同时继续使敌人对共和国的军队表示卢瓦尔军团已经赢得的那种尊敬。并且他很快就会达到这样的转折时机,即追击他的敌军由于战斗的伤亡、疾病以及由于必须派兵留守后方的补给线而被削弱,因而必定会放弃追击,或者本身也要冒失败的危险。这种转折地点很可能就是勒芒;那里,在伊夫雷-勒韦克和孔利有两个训练兵营,并有一支人数不定、组织程度不等、装备不一的军队;但是在那里组织严密的营无疑比尚济为了击退梅克伦堡大公的任何进攻所需的营还要多。普军司令官,确切些说,他的参谋长施托什将军(他实际上指挥着梅克伦堡大公的军队的进军),大概已觉察到这一点了。果然,自从我们听说北德意志第十军于18日把尚济追击到埃皮色以西以后,现在又听说福伊格茨-雷茨将军(他指挥的就是这个第十军)于21日在蒙乃郊区击败了一支法军,并把他们逐到了诺特丹-多厄以南。蒙乃在埃皮色以南约35英里处,位于从旺多姆到图尔的道路上,而诺特丹-多厄离图尔比蒙乃要近几英里。由此可见,在把尚济的主力一直追击到勒芒以后,现在梅克伦堡大公的军队(至少是一部分兵力)大概要向图尔前进,此刻他们也许已经到达图尔,但他们未必能长期占领这个地方。

普鲁士评论家指责卢瓦尔军团在奥尔良会战以后所进行的离心退却,并断言法军只是由于弗里德里希-卡尔亲王“突破了他们的中央”的强有力的行动才不得不采取这一错误步骤。我们可以同意,这次离心退却和随后把军团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奥雷耳遭到敌人打击时的错误部署造成的。但是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法国要组织军队,首先需要时间和空间,也就是要有尽量多的地区,以便在那里准备组织军队的手段——人力和物力。法国暂时还无力求取决战,因此,它应当设法使尽可能多的地区不被敌人占领。既然现在入侵已经进入一个攻防双方兵力几乎平衡的阶段,防御军队也就不必要按照决战的要求来集中。相反,他们可以不冒多大危险地分成几支大部队,以便能够守住尽可能多的地区,并且用足以阻碍敌人实行长期占领的大兵力,来抵抗敌人在任何方向上所能发动的进攻。既然在勒芒附近还有约6万、也许是10万人(固然,他们的装备、训练和纪律都很差,但是正在日益改善),既然这些军队的装具、武器和补给所需的经费已经在法国西部筹集好了,那末仅仅因为战略理论要求败军在一般情况下要作为一个整体实行退却而把这一切统统放弃,就是很大的错误;在目前,只有向南运动和放弃保卫西部地区,才能达到这种要求。相反地,在勒芒附近两个兵营中现在有足够的力量可用来逐渐建立起甚至比原来的卢瓦尔军团还要强大的西方军团,而整个南方也可以为布尔巴基的部队建立补充部队。由此可见,这种措施乍看起来似乎是错误的,但实际上是完全正确的和必要的。这一措施丝毫也不会妨碍全部法军在经过一段时期以后能够协同地进行决战。

图尔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介于法国西北和南部之间的最西面的一个铁路枢纽。如果图尔长期被普军占领,那末尚济无论是同波尔多政府还是同在布尔日的布尔巴基都无法取得铁路联系。但是普军以现有的兵力是没有希望守住图尔的。他们在那里的地位不会比冯·德尔·坦恩11月初在奥尔良的地位稳固。因此图尔的暂时失守虽然不利,这毕竟是可以忍受的。

关于德军的其他部队,我们听到的消息很少。弗里德里希-卡尔亲王和第三军(可能还有第九军的一半)一起,完全不见了,而这决不能证明他还有力量进攻。曼托伊费尔的部队被迫只能起到一支执行征发任务的大游动队的作用;看来他们不可能长期占领比卢昂更远的地区。在韦德尔的周围,四面八方都有游击队活动,他只有依靠积极的行动才能在第戎坚持下去,而与此同时,他突然发现,如果他想保证后方的安全,就必须把兰格尔也封锁起来。我们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可以调来军队担负这个任务,他自己是派不出一兵一卒来的,而在伯尔福附近和亚尔萨斯的后备军也自顾不暇。由此可见,双方兵力大概到处都几乎势均力敌了。现在,正在进行一场谁获得更多援军的竞赛,而在这场竞赛中,法国领先的机会比3个月以前大得多。假如我们能有把握地说,巴黎将坚持到2月底,那末我们大概就可以相信法国将在这场竞赛中获胜。

  载于1870年12月23日“派尔-麦尔新闻”第1829号

责任编辑:岳丽丽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