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公推差选”选“县官”

湖北襄阳“公推差选”选“县官”

今年9月,湖北襄阳市在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中,以公开推荐、差额选拔的方式,面向全市一次性公开选拔包括3名县委书记在内的8名县区党政正职。这在当地堪称力度最大的一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举措,在湖北省范围内亦尚属首次。襄阳市委改变重要干部初始提名方式,将扩大民主与党管干部原则有机结合的探索引发关注。

□ 让多数人选多数人

400多人竞争8个岗位

“像我这样的基层干部,居然有机会推荐谁来当县委书记、县长!”两个月前的那次投票,让湖北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党委书记、市党代表闵洪彦终生难忘,连称“想不到”。

今年9月,襄阳市委在县级领导班子换届中,拿出空缺的8名县级党政正职岗位,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公开推荐、差额选拔。

9月15日下午,襄阳南湖宾馆。襄阳市委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并邀请部分“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会,进行“公推差选”的第一个环节——“海推”。

“事先一点没听到消息,保密工作做到家了。”正在外地出差的襄阳宜城市委书记朱慧接到开会通知时很是诧异,“根本不知道开什么会。”

与会的150多人在会议开始时才知道,这个将载入襄阳历史的公推大会只有一项主题——推选县级党政正职岗位干部——从400多名符合条件的人选中,“海推”3名县委书记和5名县(市、区)长。

没打横幅,散落坐开,会场上静得只能听到“哗哗”的翻页声。市政协常委白光德睁大眼睛,在厚厚一沓名单中仔细筛选,反复比选,盘点着心目中最满意的候选人。“我推荐的8个人选最后中了5个,都可以买彩票了。”他笑着说。

“以往推荐很快就结束了,但这次却让大家留下来等。”朱慧回忆,中间放了场电影,还发了包子做晚餐,市委委员等参加第二轮推荐的人员都在会场静候第一轮推荐的结果。

“海推”一结束,经过紧张的计票,产生了16名候选人,紧接着召开市委全委(扩大)会议,开始进行第二轮推荐,由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纪委副书记及各县(市、区)党政正职共54人实名推荐,差额产生了4名县委书记、8名县(市、区)长拟任人选考察对象。

襄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仲初表示,实名推荐环节的设置体现责任意识,“总共才54张票,最后胜出者也许只赢一票,推荐者更须慎重用权。”

“我给自己设定的推荐标准是:过去有业绩,现在很不错,将来有潜力。”在第二轮推荐中,做了两届市委委员的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德璋感言,“县级主官这么重要的人选推荐,从过去‘少数人的专利’变成‘多数人的权利’,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必须慎重投好自己这一票。”

从下午3时30分开领导小组会,到4时30分开公推大会,再到晚8时散会,襄阳此次“公推差选”最核心的程序只用了不到半天时间,创下了纪录。

□ 360°考察干部素质

尤重对干部德的考察

第二轮推荐结束后,9月17日至19日,襄阳市委从市委办、市政府办、市纪委、市直机关工委、市农委等单位抽调32人组成了8个考察组,对进入考察范围的人选进行综合考察。

为了考实考准干部,考察创造性地采取了“五量化五分析”的综合考察方案。

“五量化”,即对考察对象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近3年年度考核和素质测试5个方面(分别占权重的50%、10%、10%、20%和10%)进行量化评分并排序。

“五分析”,即对其得票情况、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工作经历和发展潜力、需要改进的问题和不足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以客观评价考察对象的综合素质。

在具体操作上,考察组采用“两评”的方式,即对考察对象进行民主测评、民主评议的同时,一并进行德的表现和作风建设方面突出问题反向专项测评,更加注重对干部“德”的考察;运用实绩评估的方式,更加注重干部工作实绩的考察;运用综合素质能力测试等方式,更加注重干部领导能力综合素质的考察。

 

责任编辑:杨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