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换届举报80%不实,平时相反

纪委:换届举报80%不实,平时相反

云南省党委换届期间,两起针对官员的网络诽谤事件,在当地官场引起震动。

2011年11月8日,云南省纪委、省监察厅公开向媒体通报,云南电视台某频道总监李瀛,因利用网络“恶意诽谤领导干部”被“双开”。此前半个月,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李恩阔,也因同样行为被云南省纪委公开通报,并被“双开”。他们的目标或为省级官员,或为州委书记。发帖的时机,都是省委换届考察的关键时刻。

换届年向来是官员腐败违规行为高发期。尽管今年中央、地方政府对换届纪律三令五申,但踩高压线的官员仍不时出现。在举报信、造谣等传统方式之外,网络成为了官员攻击对手的新型利器,而跑官、拉票等手段日益隐蔽。这让各地纪委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倍感棘手。如何减少换届中的“潜规则”,消除官员“暗战”的土壤,或许需要更为科学有效的制度设计。

云南省纪委高调查处

“完全没想到。”得知李瀛事件后,云南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议论纷纷。李瀛是云南电视台少儿频道总监,在同事眼中“精明、擅长交际”。

根据云南省纪委、省监察厅公开通报,李瀛用“出口转内销”的方式发帖。因对工作调整等不满,李瀛曾在2010年匿名向中央、省级部门举报电视台主要领导。此后,她又请人写成《云南省级某领导包养众多情妇为其滥权》一文,于2011年9月8日发布在境外网站,两小时后被国内网站转载。文章点名云南省某领导、云南电视台领导,以及在云南文化单位等处工作的数位女性。

知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李瀛是在被举报后“双规”时,交代了发帖情况。云南省直机关纪工委查办了此事,为提高震慑度,公开通报最终以云南省纪委、省监察厅名义发出。

另一起由云南省纪委向媒体公开发布的事件涉及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李恩阔。

2011年8月,为阻止红河州州委书记刘一平被列入省委换届考察对象,他在办公室电脑上写了题为《红河州委某领导妙评高尔夫》的电子文档,交给好友肖某,要其在省委换届考察开始时发在网上。后者通过桑拿中心、自己办公室电脑发出了帖子。李恩阔多次查看、跟帖。

云南省网络文化协会理事边民(应其要求,使用化名)和李恩阔相识。文科出身的李经常会打电话向他请教一些网络知识。“只有这一次,他没有咨询我。”边民回忆。恰恰这一次,李恩阔翻了船。调查组找到肖某,顺藤摸瓜扯出李恩阔。李恩阔跟帖时注册了新马甲,但IP地址依旧暴露了其身份。

李恩阔事件后,一位红河州委领导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刘一平书记曾抱怨:“以前(寄举报信)还要一个信封、8分钱邮票,现在8分钱都不要了。”但他并不喜欢这件事被通报:“不通报还好,一通报所有人都知道了。”

心思不正者的“非正常”活动

云南省纪委的两起公开通报,揭示了换届背后官员的一些非正常活动。置身于换届战场,少数心思不正的官员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只为两个目的——让自己上位;踩对手下马。

多位纪委干部和反腐学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临近换届,完全无望入围的官员跑也没用;此时跑起来的,往往是听到风声、知道自己可能被提名者。个别官员会未雨绸缪,甚至提前五年就开始准备。

想升迁的官员,会通过上级的上级、已退休官员影响上级。反腐专家王明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若某县出了一位高官,就会有官员去攀老乡关系,请高官亲属引见。有人甚至专赴北京,在高官门外苦等七八小时以求一见。

 

本文关键词: 陈淮 房地产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杨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