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与中国为邻,朝鲜很幸运
金正日访华已经结束,但外界对他的关注并未消减。他密集访华的背景是什么,此行取得了哪些成果?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就此专访了人民日报前驻朝鲜首席记者、人民日报社对外交流合作部主任(外事局局长)赵嘉鸣。
环球人物杂志:金正日1年之内3次访华,频率很高。这说明了什么?
赵嘉鸣:我们首先应该注意3个时间点:去年是朝鲜劳动党成立65周年,朝鲜在9月召开了党代会,选举了新的党中央领导机构;今年是《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署50周年,这一条约曾被认为是中朝关系具备特殊性的重要标志;明年是朝鲜已故国家主席金日成诞辰100周年,也是朝鲜党和政府一再强调的“打开建设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大门”的节点。
金正日从去年以来3次访华,在时机的选择和把握上,和以上几个关键点不无关系。这不仅说明他对发展中朝关系的高度重视,也说明朝鲜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在解决朝鲜半岛一系列问题上的不可替代性,主要表现在:中国本身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负责任大国”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中国和朝鲜在历史渊源、地缘政治和区域经济合作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历史传统、现实利益和合作空间。朝鲜在经济、政治和安全三方面都需要中国,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环球人物杂志:韩联社将金正日此次访华总结为“先考察,后会谈”,认为他此行的目的主要是经济合作。对此您怎么看?
赵嘉鸣:2010年以来,关注朝鲜的人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朝鲜除了一如既往地强调党的领导和先军政治的重要性以外,前所未有地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列为各项工作的重心,多次明确表示,要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最优先方向。近两年来,金正日外出视察部队等战斗单位的比例直线下降,而视察涉及经济和民生的工厂企业的几率大幅增加。这说明,朝鲜对于经济建设的重视是空前的,变化积极,值得关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