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金牌政治20年怪现状(2)

体坛金牌政治20年怪现状(2)

金牌背后之怪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飞速发展,“举国体制”的体育模式,正在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它的弊端和历史局限。

“我 们现在的体育考核一般分为5部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业余体校建设和其他方面。”重庆市体育局一位官员介绍,除这些基本考核 项目外,还有加分项目,包括体育部门的获奖情况和输送培养运动员名额。在省市一级,还有奥运金牌和世界冠军、全国冠军的金牌指标。但一般来说,除了竞技体 育可以量化外,其余的项目都不是很好评定。因此,体育部门的考核标准实际上跟金牌的多寡有很大关系。

陈培德说,正因为体育考核标准实际上是金牌的多寡,就诱导体育主管部门和运动员、教练员弄虚作假,服用兴奋剂、吹黑哨踢假球……

陈培德回忆,2000年,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半决赛,对阵的是两名中国女将—湖南的龚智超和浙江的叶钊颖。为了保证金牌,有关方面找到他,让他做叶钊颖的工作,促成她让球。因为,有关方面觉得龚智超进决赛后,胜算更大;有关方面甚至允诺,以奥运金牌计入全运会浙江代表团,为了“国家利益”,陈培德最终还是同意了。

“回来之后,我一再表扬叶钊颖,但还是觉得很难补偿她。”陈培德说,因此,他把这件事情对媒体说了出来,也是促进自己反思。

四川省体育局一位知情人回忆,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中国女排有望夺冠。“当时,川籍女排运动员陈静就在国家队,她技术鲜明,之前也是主力,但当年有个原 因,就是她是年龄最大的队员,而且备受伤病困扰。因此,她是否能参加奥运会的问题,一直有争议。但如果她入选,四川基本就确定能有一块金牌。”这位知情人 回忆,为了能让陈静参加奥运会,四川省体育局多名领导出面游说。最终,陈静在最后一刻入选奥运十二人大名单。

那一年,中国女排雅典夺冠,四川也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块金牌。

“奥运会、世锦赛,毕竟要讲实力,但全运会、城运会上,那就是乱象丛生了。”资深体育记者徐灿说,全运会因为是地方体育局考核重要指标,也是政绩展示台,因此,在各地方体育局心中,全运会分量远远大于奥运会,这导致每次全运会上丑闻层出不穷。

“我是山东籍球员,最后却代表河北队去参加全运会。”球员严舟(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回忆,他当时在一支球队踢球,河北省足管中心的人直接找到他,希望他代表 河北队去参加全运会。严舟说,他是以人才交流的身份去的河北队,这是“潜规则中的明规则”—只要在全运会开始前一定时间内“交流”过去,就不违反规则,各 个体育局之间也互相打好了招呼。严舟说,由于“打好了招呼”,他的交流手续很方便,本人都不用去。

“我们那次代表河北队比赛,第七名,最后每人拿了10万元奖金。”严舟说,这个价格也算是明码标价了,在体育圈里打听一下就知道。而他们山东的球队,则从东北 借调了球员,最后拿了亚军。而奖金,则是以“退役费”的名义发放。“你都不知道,发这个钱,比我们当时借调时还积极。”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