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淇:疏解“首堵”困局

刘淇:疏解“首堵”困局

刚刚结束的2012年北京“两会”出了个“乌龙”。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在北京“两会”期间透露,北京推行居住证工作的调研从2011年开始,今年应该可以出台。这被媒体直接解读为北京是在为此前购车购房的“限外令”松绑。

很快,北京市相关部门出面辟谣,称媒体将能享受同城待遇的工作居住证和北京将推行的居住证混淆了。

这一辟谣意味着,北京即将推行的居住证并不能享受同城待遇。其实,做出“限外令”松绑报道的媒体没有认真研读刘敬民的话。刘在当时透露居住证制度的时候还说过,至于持有居住证是否能享受北京市民待遇,目前仍在调研之中。

新出台的“北京精神”中有“包容”二字,北京“十二五”期间拟推出的居住证制度,是在践行这一精神。

这一“乌龙”背后所反映的,正是北京这两年来的最大纠结所在。

北京人口暴增,交通拥堵,产业急需转移升级,“疏解”成为北京的解困之道。这将成为北京市委书记刘淇2012年的最大挑战。

疏解开始

根据规划,到2020年,北京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但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北京常住人口数为1961万人。2011年初开始的一系列人口调控措施显示,未来5年北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人口控制。

人口暴增带来了北京资源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按照官方的数据,北京人均土地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8。目前北京100%的天然气、100%的石油、95%的煤炭、64%的电力、55%的成品油均需从外地调入。

但过去的一年,人口调控目标的实现情况似乎并不尽如人意,且广受争议。于是,从2011年11月1日零时起,北京1335个小区的近35万人被入户调查。这是继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之后,北京市再次进行的区域性人口调查。

这一次人口抽查的重点同样指向人口调控。在官方宣传的口径中,这一次的人口抽查将为16区县人口情况提供关键数据,作为各区县制定城市规划、出台人口调控和制定就业、就医、就学、养老、交通等服务民生的政策提供依据。

但记者获得的“京政办发〔2011〕39号”文件却明确显示,此次人口调查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全市及各区县的人口变化情况,及时监测人口调控目标的实现程度,为实施有效的人口管理和调控手段,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提供决策依据。

这对于北京市政府而言,的确是个两难,一方面不得不承受流动人口的市民待遇,一方面又不希望这会带来更多人口的流入。

不过,这些调研为2012年北京推行居住证制度奠定了基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刘敬民表示,相比暂住证,居住证更具普遍性,暂住证主要面向务工人员,而居住证面向整个在京流动人口,政府通过居住证可以掌握北京的资源、人口、工作等情况。

而在产业发展方面,北京方面深知,以往靠消耗资源能源大举投入上项目、靠高价卖地增收、靠高房价和多卖房增税、靠多卖汽车拉动消费的粗放式增长已难以为继。2011年,首钢石景山老厂区彻底告别炉火钢花。这是去年北京市产业转移升级的标志性事件。

北京开始放缓脚步。2011年北京GDP增速8%以上,低于北京“十一五”年均11%以上的增速,垫底全国。北京市主要官员表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北京付出了一些代价,牺牲了一些增长速度,这个代价是值得的,也是必须的。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