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宏观经济走向(4)

摘要:中国经济运行中需要注意五个问题:一是需求结构难调整,短期内消费率难有大的上升。二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困难。三是地方债务和资金体外套利导致金融风险上升。四是通货膨胀的不可控因素较多。五是以征地拆迁、食品安全、维权事件为代表的社会矛盾在增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的融合将改变下一步的产业革命浪潮,谁掌握这次产业革命技术的浪潮谁就会崛起。

第二,资源方面。按道理在贫富分化的情况下,政府应该调节公共资源向中低收入倾斜,但目前我们的公共资源为中低收入者服务不够。政府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更多地是跟资本结合,为资本服务。土地压低价格征收,房子压低价格拆迁。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凡是在发达地区、大城市保障面宽、标准高;对农民工、落后地区就保障程度低、标准低、覆盖率小。恰恰是想消费的人的消费成本高,有点钱也不敢消费。目前中低收入者想消费,根本没有能力。另外,现在价格一上涨,通货一膨胀,把好多中产的收入水平降了下来。

还有一个因素是,当前有利于让中低收入者改变身份的政策不到位,优质的公共服务政策都是向高端人群倾斜。比如,改变身份的途径变窄、变少,主观因素多。有一个机构,调查了11000个人,由草根群体变成中等收入者、成功人士有哪些因素阻碍?他们分析了六大因素,其中有五大因素都不由自己决定,例如社会关系、社会歧视等外部原因。比如,农民改变身份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上大学。但现在北大、清华、人大包括中国农大,农民的孩子越来越少了。2010年,北京大学有10%的新生来自农村,清华为17%,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有27%的新生来自农村。因为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优质卫生资源向城市集中,在公共服务上不对等,最后导致中国的中低收入者很难改变身份,改变身份的成本大大提高。

第二个问题,当前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困难。

这是我们当前首先要注意的。2008年以来,我们应对金融危机,货币扩张,大量放贷。但当时主要是国有企业、大型企业把钱拿走了,中小企业拿的钱少。但2010年以来我们货币、信贷紧缩是一刀切的。现在,我国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增加,主要是融资难,原材料价格涨价,工资成本提高,政府服务缺乏。我们到地方看,这两年各级政府都在收权。过去贷款没有服务费或服务费比例非常低,现在有些南方的中小企业要想在国有金融机构贷钱必须加40%的服务费。

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影响中国经济。因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就业面大,而且消费高。国有企业、垄断企业由于资本高,每单位投资安排的就业远远低于中小企业,他们工资高但不消费,拿了钱存起来了。真正能拉动就业和消费的中小企业目前遇到困难。现在网络上讨论,中国是要救欧洲还是救温州,浙江是中小企业的发源地。当前,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明显恶化,这是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

第三个问题,地方债务和资金体外套利导致金融风险上升。

第一,2010年全国各级地方政府的债务公开数字是10.7万亿。地方政府都想靠非预算收入还款。这些地方政府之所以敢负债,就是基于一个预期:城镇的土地可以卖高价。但如果目前土地流拍,房地产双降,以后政府来自房地产的收入必然下降。明后两年地方到期的将近50%的债务谁来还?还有行业欠债,高铁欠2.3万亿,其他的行业债务2万亿。这加在一块的15万亿的债务并不在政府的统计里面,这些债务谁来还?

第二,2011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存款明显减少,10月份全国居民存款减少6000亿,四大银行连续几个月存款负增长,12月份的前十天,四个银行存款减少了4000亿。核心原因是大量资金脱离金融监管,进行体外套利。银行通过理财、信贷投资向国企、向社会投资理财;国企、大企、上市公司也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放高利贷;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寄售行、民营机构也利用紧缩环境大肆筹资,高息放贷。如果这种趋势下去,再不进行治理,金融风险会爆发。

第四个问题,通货膨胀。

尽管当前通货膨胀压力减轻,但是通货膨胀的不可控因素还较多。不可控因素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流动性资金多,资产泡沫严重。2009年、2010年应对世界危机,我们放出去25万亿的货币。这25万亿的货币想在短期内收回,没那么容易。它是水,它是黏性的磁铁,要想在一年几个月把它收回来,不是那么容易的。货币一旦贴附在商品里面,想把它抽干榨净很难,因为还没等抽干榨净,那树就枯了,经济就死了。但是就当前来说,我国货币供给在世界上是最高的。日本的M2GDP的比例关系是1.63,货币供给是财富的1.63倍,美国是0.68倍,欧元区是1.1倍,而中国当前货币跟财富的关系是1.9倍,将近两倍,就是我们的货币供给高。

美国这一次应对金融危机搞了两次半量化货币,加在一块不到两万亿美元,也就是12万亿人民币,而我们发了25万亿人民币。看经济规模,美国GDP是15万亿美元,而我们是6万亿美元,我们的货币发行远远超过美国。这么多的货币流出来,想在短期内把它收回来,非常难。但是不收回来,这些货币在财链中到处流动,会给我们治理通胀带来难题。目前全国人民币储蓄是79.5万亿,80%是城里人储蓄,64万亿的存款由6亿人掌握,平均每人10万块钱存款,这样的流动性会对通货膨胀带来压力。

第二个,输入性通货膨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的几个国家有的已经“死亡”,有的正在走向“死亡”,为了救他们,欧元区准备拿出一万亿欧元来救市。一万亿欧元相当于8.2万亿人民币。美国为了刺激经济,还准备搞三次量化货币政策。如果欧美下一步大量发行货币会引起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大宗商品涨价会引起中国进口原材料、进口能源价格上涨,会沿着产业链到中国,引起中国价格上涨。所以,需要考虑输入性通货膨胀。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