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宏观经济走向(5)

摘要:中国经济运行中需要注意五个问题:一是需求结构难调整,短期内消费率难有大的上升。二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困难。三是地方债务和资金体外套利导致金融风险上升。四是通货膨胀的不可控因素较多。五是以征地拆迁、食品安全、维权事件为代表的社会矛盾在增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的融合将改变下一步的产业革命浪潮,谁掌握这次产业革命技术的浪潮谁就会崛起。

第三个,内生性通胀。近两年中国劳动工资上涨,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中国的基础产品价格都在普遍上涨。基础产品价格一上涨,肯定中国的生活生产成本都要上升。内生性通货膨胀与货币发行无关,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只要劳动工资上涨,只要水电气价格上涨,这个国家的价格水平就会上扬。

第四个,预期提高。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要管理通货膨胀预期。

在上述四大因素下,中国的价格要想彻底地降下来,非常难。基于这种情况,中央政府把控制物价放在经济工作的第二位,是有道理的。

第五个问题,以征地、拆迁、污染、食品安全、维权事件为代表的社会矛盾在增加。任何一个经济体,经济发展到要向高收入迈进的阶段,都会出现矛盾激化,阶层分化,经济结构矛盾、社会结构矛盾、政治结构矛盾都会爆发。

今后的宏观政策走向

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提出来,2012年国家要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说政策没变,2011年是积极和稳健,2012年也是积极和稳健。但是我认为内容变了,2012年中国国家宏观政策的重点是十八个字、六句话: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在这种大的宏观政策环境下来看财政政策。

第一,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但财政政策的重点在保增长、调结构、改善民生分配,促进和谐。我认为,2012年国家财政政策可能会向有利于增加消费的方向调整,因为“十二五”规划里面特别强调要把消费作为战略重点。2012年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会调整。一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二向保障性住房倾斜。三向社会事业倾斜。四要支持欠发达地区。最近国家提高扶贫标准,扶贫标准从原来的1000多元提高到了2300元。由此,明年国家财政扶贫支出要增加20%。五要向科技、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倾斜。这是国家明年财政支出的重点。还有与老百姓有关的民生问题,比如明年会继续增加低收入群体居民的补贴,提高低保标准,提高养老标准,扩大养老覆盖面。比如,“十二五”纲要提出到2015年实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全覆盖。但最近国务院提出,2012年基本实现全覆盖,提前了三年。另外,一些刺激消费的政策也会继续执行,比如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农机补贴,都会增加支出。

第二,明年货币政策的基调是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后面还有两句话:一是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二是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而2010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的是,控制货币信贷总量的增长,而且要优化信贷结构,分类指导,有扶有控。所以,2012年跟2011年相比,从学者角度看,货币政策将趋向中性。从2011年的稳健趋向中性,而且往往要先实行微调,定向宽松,然后从一些行业、从一些点到面。到2011年11月25日,国家已经下调了浙江农信社存款准备金率。12月5日,对金融机构普遍下调了一次准备金率。中国货币金融政策调整一般是先动用银行的货币投放,比如先是由净回购变成净投放。第二个手段是动用准备金率,第三再动用存贷款利率。各位要关注,现在这是第一次大范围地调整准备金,我觉得还有一次。我的预测是在2011年年底和2012年第一季度会出现变化。

另外,在实行微调和定向宽松的情况下,贷款资助重点会变化。第一是农业,加强农业;第二,战略新兴产业;第三,装备制造业;第四;基础设施,还有会大幅度增加中小企业贷款,鼓励金融机构与微型小型企业签订贷款合同,免除印花税。2011年11月1日起至2014年10月31日止,凡是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贷款合同的,中央会给这些金融机构免千分之一点五的印花税。

第三,加快改革步伐。

其一,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资源税改革将来怎样?凡是铁矿石、煤矿、水资源、金属矿,资源税的标准要提高,资源税是留给地方的,范围要扩大。

其二,推进增值税的转型和改革。首先,增值税和营业税合并。增值税分四个台阶:17%、13%、11%、6%。大部分服务业交的增值税都是6%其次,增值税向消费型增税转化,就是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化。就是企业购置任何固定资产都要税前抵扣,抵扣完了再征税。

其三,进一步加快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是中小城市要放宽农民进城的政策。有固定收入、固定住所、固定就业的,要欢迎他们到中小城市去;大城市要有条件的,根据情况要让农民工进城。我认为当前的城镇化体制是有问题的,优质资源过于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越来越好,反过来吸引越来越多人向城市涌进,人太多就拥挤了,最后只好堵,用行政办法堵,堵不了,于是滋生走后门、腐败等一大堆问题。二是社会保障将来转向可转移、可接续。就是说,在北京打工,交养老金,将来回到老家去,也可以领到养老金,可转移可接续,这是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其四,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大学科研事业单位的改革。2011年清理整顿,2012年起步执行,用五年时间进行事业单位改革。一是先分类。一类是国家全额拨款单位,二类是国家补助单位,三类是自收自支企业化。二是将来所有事业单位的养老、医疗保险都要推向社会。国家允许单位和企业建立年金,就是第二套养老保障,即每月工资的12%要积累起来作为将来养老使用。这12%是每月工资前几项的基本工资里,其中8%由单位出,4%由个人出,积累到退休,可以每月领,也可以一次性领。所以将来养老金有两个保障:基本保障靠社会,年金由单位管。这样就可以缩小差距。

其五,产业结构调整。2012年和“十二五”期间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一要大力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发展现代农业,改造提升制造业,推进服务业大发展。二要继续淘汰落后产能,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发展。三要支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都专门成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或办公室,制定了相关的规划性指导文件,专门组织力量对制约新兴产业的几个政策性问题瓶颈提出对策,比如征用土地、资金运用、人才使用等方面都有政策。各级政府都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全国现在有11个省市已经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资金,还6个省正在筹划。在税收优惠方面,各省都在制定政策。目前25个省已经发展了61只创业投资基金。注重培育人才,比如江西在景德镇建立了一个“直升飞机”产业园,对64位副总工程师的高端人才采取两项政策:一是个人所得税留给地方的部分全免;二是64位副总工程师高端人才每人奖励一套房子。在江阴市,凡是企业引进一个高端人才,经过确认,这些高端人才年薪的一半由地方政府出。

目前世界正在掀起一场新的产业革命。这场产业革命正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三大科技为核心展开,这三大技术的融合可能会改变下一步的产业革命浪潮,目前处于关键时期,谁能掌握这次产业革命技术的浪潮,谁就会崛起。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编辑:凌洁)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