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一是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我们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属性的文化强国,因此,我们所有的创新都要注意意识形态意义上的正确性,其中也应该包含文化意义上的正确性,也就是我们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把文化领域市场化,把文化和资本对接,最重要的任务是要让资本服务于文化,而不是使得文化被资本吃干榨净;二是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一般地,我们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用了“积极”一个词,就是在文化发展领域中,市场应该发挥的是积极作用,而不是基础作用,因为许多文化领域是不能靠市场去完成的,也不能任由市场来介入;三是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提供强大的动力。我们文化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因此,文化走出去成为我们文化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四是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里面“现代”两个字使用频率很高。文化产业有传统文化产业、现代文化产业。现代文化产业主要指的是科技创新含量更高的文化产业,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现代”这个词还有着其他深刻的内涵,就是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形成一种中国特色的、与时俱进的文化市场或者是文化产业体系;五是要创新文化管理机制。2009年下半年中国才开始有了文化产业交易,当时是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在短短不到两年左右的时间全国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已经突破了30家,尤其是在2011年上半年,各家纷纷推出了不同的文化艺术证券交易产品,而这一块基本上处于证券机构不管,文化部门从某种意义上管不了的监管真空状态,所以许多方面的人士都希望出台一系列的法规,成立一个专门政府机构对这个领域进行监管。
文化与金融对接领域的国际案例分析
案例一: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的世纪大并购。
2000年出现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世纪大并购,并购金额达到1600—1700亿美元之间,在当时乃至之前都是世界上并购额度最大的一次并购。时代华纳主要在传统文化产业领域发展,比如唱片、电视台、出版、电影。长期以来时代华纳形成了自身的内容优势,随着现代信息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时代华纳意识到自身历史积淀下的内容优势和美国在线所拥有的网络渠道优势结合起来会形成非常好的互补,从而使得时代华纳的文化产业走向现代。美国在线则是在网络方面发展很好,但是苦于没有内容,所以美国在线愿意和时代华纳并购,形成了一种强强联手的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可惜的是在2009年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正式“离婚”了。此后,美国在线的资产严重缩水,只剩下几十亿的资产;而时代华纳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损失,但是时代华纳总的来说是越做越强。为什么“婚变”后的时代华纳受到的冲击不是很大并且越做越强呢?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内容创造能力,比如时代华纳最重要的产品《哈利波特七部曲》,目前为它创造的综合价值超过了20亿美元,“哈利波特”这个产品的核心价值就是哈利波特原著本身,时代华纳要做的是把原著变成进入各种各样商业模式的产品,比如电影、电视剧,影响扩大以后做成授权产品甚至做出主题公园。因此,文化产业总体的发展是以内容为核心,然后就是通过资本的力量不断地完善它的产业链,而且各种业态最好是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的整合。
案例二:美国最大的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化传媒集团米高梅宣布破产。
2010年让世界比较吃惊的一件事情就是美国最大的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化传媒集团米高梅宣布破产,这在文化产业领域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可见,文化产业充满了风险,即使是像米高梅这样有着悠久历史与雄厚资本以及非常扎实的市场基础的大文化传媒企业也面临着破产的风险。事实上,米高梅的破产是金融风暴的一个延续,米高梅的破产对于美国金融风暴来说是一个信号,就是这种金融风暴越来越多地影响到方方面面的领域,不仅是传统房地产领域,而且高科技领域、文化产业领域都开始受到了大的影响。
聚焦米高梅的破产,我们吸取的教训大概有三点:一是米高梅的创新力不足。米高梅是一个老牌文化传媒集团,但是长期以来它在创新方面做的力量不够,它的新的作品比起时代华纳、迪斯尼、新闻集团要逊色;二是米高梅在产业形态方面创新不足。总的来说它的产业比较单薄,时代华纳、迪斯尼这些传媒集团的产业链很长而且很丰富,包括有电影、电视、唱片、出版,拥有电视台、大量的授权产业,授权产业不一定自己去做产品,但是它会把诸如著作权、知识产权、形象做成一系列的产品去经营,所以它的产业链非常长,如若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其他产业链依然会维持它的正常运营。比如2007、2008年金融风暴出现的时候,新闻集团把它库存的老电影拿出来在全世界由他掌控的电视台轮番播放,这些旧的作品依然能够给它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不用新的投入就可以依靠原有资源的获得稳定的收入,米高梅没这方面的能力;三是米高梅最近这么多年卷入资本游戏太深。米高梅被若干家机构倒手,索尼也曾经购买过它,后来也抛掉了,米高梅企业的自身发展、战略方向、战略框架始终不稳定,这也是导致它破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案例三:默多克新闻集团的进与退。
新闻集团从澳大利亚的一个地方小报跨越成为目前最大的跨国文化传媒集团之一,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进行资本的并购、重组,它和其他许多在新经济背景下发展文化产业的模式基本上是相似的,靠得不是自己去培育壮大的,而是依托外来资本的力量不断地完善、补充自身产业链。事实上,国际上文化产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密集的资本活动。
默多克新闻集团一直试图进军中国文化市场,这个过程也是毁誉参半,但默多克近十多年来一直在努力。2010年8月10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新闻集团旗下的星空卫视普通话频道以及一些和汉语相关的文化传媒资产,被出售给了上海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这也就意味着默多克新闻集团彻底淡出中国文化市场。默多克退出来以后主要是全面进入和巩固在印度的文化市场,默多克打算收购一个教育软件公司,进军教育产业。因为一方面近几年默多克在印度的发展比较好;另一方面印度的文化体制、政治体制适合它的资本在那个地方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