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广州、成都点了 “两把火”,谈经济政策问题
点了“三把火”也是邓小平自己的说法。1978年9月,他在东北视察时说:我是到处点火,在这里点了一把火,在广州点了一把火,在成都也点了一把火。先说说前“两把火”,即邓小平1977年11月在广州的视察和1978年2月初在成都的视察。
1977年11月中旬,邓小平到广州视察。11月17日,他听取广东省委负责人汇报,当听说有些地方规定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时,引起了他的深思。他明确指出这是错误的,是形式主义。由此他感觉到:“看来最大的问题是政策问题。政策对不对头,是个关键。”他对一些政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谈到农村政策时,他指出:生产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不能随便过渡,大队核算也不能搞早了。过去许多行之有效、多年证明是好的政策要恢复。在谈到按劳分配问题时,他说:农村中有个按劳分配问题,工厂同样有这个问题。包括奖金制度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合理的要恢复起来,不合理的要改掉。
在谈到外汇问题时,他说:广东紧邻港澳,搞外汇有很多门路,要多搞点外汇,赚回钱来。把生产生活搞好了,才能解决一些老百姓“逃港”的问题。他明确指出:“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他特别提出,“从旅游角度可以解决广东许多问题”,要发展旅游事业赚取外汇。他还提出要研究广东、福建两省的侨务政策。这表明,此时他已开始考虑如何利用两省作为突破口,冲破闭关自守状态,逐步走向国际市场的问题。
邓小平要求广东的同志“写个报告给中央,把问题分析一下”,同时“过去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恢复的就恢复,不要等中央”。1978年4月,他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还提出要支持广东搞出口基地,以进养出。他的大力支持给广东的同志以很大鼓舞和启发。1978年10月,广东省向国务院上报《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规划设想》的报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的改革开放更是走在了全国的最前列。
在这次视察中邓小平感觉到,人们思想中还有很多“左”的束缚,还有很多条条框框,实践中不敢迈开步子,甚至很多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做法也不敢去改变。两个多月后,他在成都视察时再次提到“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的事例。
1978年2月初,邓小平在出访缅甸、尼泊尔途中返回四川成都短暂休整。当时,四川一些农村采取“文革”前“包产到组”的做法,农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遭到来自上层的一些非议。2月1日,邓小平在听取四川省委负责人汇报后指出:“有些问题是共同的。农村和城市都有个政策问题。我在广东听说,有些地方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怪得很!农民一点回旋余地没有,怎么能行?”他提出要清理一下现行政策,“自己范围内能解决的,先解决一些,总要给地方一些机动。”邓小平的这番话,使深感有思想压力的四川省委领导如释重负,倍感鼓舞。不久,四川省委就制定《关于目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主要问题的规定》,强调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开始进行农村改革的探索。
广州和成都这两次谈话时间相隔不长,主题也比较一致,都是谈政策问题。在两次考察过程中,邓小平坦率承认内地与香港相比“生活不好,差距太大”;明确指出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需要“清理”;明确提出要多搞门路赚取外汇。这些话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无疑是“点火”之举。
邓小平的这“两把火”在他所到之地点燃了改革开放的思想火花。然而就全国来说,思想上还有很多“禁区”,广大干部群众还有很多顾虑,不敢打破条条框框。时局的真正转变,期待着新的历史契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