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调官员”的公开策略
1月21日,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正式开始一小时公布一次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尽管只发布了一个监测点的PM2.5浓度,却是这场持续近四个月的,关于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空气质量指数和美国驻华使馆的数据相差悬殊的论战中,最为重要的突破。
从去年十月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朝阳区美国使馆定时播报北京空气质量指数”截图,到郑渊洁发布一张戴有写着PM2.5的口罩的头像照,并七问环保部门,作为北京市环保局第一个高调实名开微博的官员,副局长杜少中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积极应对,他说公开几乎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好办法。
杜少中之所以甘愿承受网民的指责、质询,是因他深谙“每一次有关环境问题的讨论、每一个‘环境危机’,都推动了环境质量的改善,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
“从公众对PM2.5的讨论事件看,它的直接结果就是要加大减排力度,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这种讨论或者说我们应对危机的过程,客观上推动了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
杜少中说,早在2008年以前,在向国内外记者提到PM2.5时,几乎没人愿意听,因为他们觉得这跟自己的生活没什么关系。而在PM2.5一夜走红的当下,有些报道说,现在国内空气污染将取代吸烟成为致癌第一杀手,人们甚至相信,现在空气中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就等于空气就是毒气。
“尽管这些都是不科学的片面认识,但人们终于把空气质量跟自己的命联系在一起了,也许这就是环保公众参与的力量。”他告诉记者,“而公众参与的特点就是它并不是严格按照你的时间表进行,如今,只是把PM2.5的事早点儿提上日程,监测、公布并治理之,这是顺势而为。”
但近日,杜少中因媒体的一篇《杜少中:公布PM2.5意义不大》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不过,早已在微博江湖练就一身武艺的“巴松狼王”已经习惯了在这个被他称之为“自媒体”的平台上,与“断章取义”、“标题党”过招。
认识微博是微博本身的力量
杜少中说,曾经写微博只是占用零碎时间,比如坐车、开会溜号,如今,微博已经和正常工作联系在了一起。正如王惠所说,微博也是为了工作,及时发布新闻、政务和便民服务信息,同时也回应热点和社会关切的问题。校车翻车事件、电梯致儿童死亡等话题,王惠均在微博中发布了观点,包括倾听网友的负面意见。
“当你还把自己的付出当负担的时候,你给自己贴一个标签叫微博控,当你把它作为一个交流的工具,是完整表达自己看法的自媒体的时候,你会把这标签改为控微博,因为你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种工具了。”
从2011年1月5日至今,杜少中发表的微博只有700多条,并不算高产,但有针对性地回复、评论粉丝的问题却多达2000多条,与那些观点比较极端,需要深入交流,思想碰撞的私信往来有900多人,和一个人交流几百个回合的不在少数,最多的一个人跟他交流了2400多个回合。如果私信还不“解气”,就互留电话,或是约来面谈。杜少中与潘石屹、薛蛮子、郑渊洁就是典型的不打不相识。他自嘲,原来觉得见网友最不靠谱,现在却净见网友了。
微博能治小心眼
杜少中说,微博能治病,什么想不开的、心眼小的,常看常写,内心就会越来越强大。尤其是在经历了PM2.5的风波之后,他直言,官员的形象应该是开放的,敢于接受老百姓的直接碰撞。如果他们骂得对,就该骂,如果不对,那就是上去给你提个醒。
在微博上,王惠第一次接收到网友的过激言论时也感到委屈,“这件事不是我做的,你怎么骂我?”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但冷静下来她感到发生这样的事,对方也许另有理由,这也反映了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没有达到对称。
“官员也是人,偶尔也有想骂人的时候,有时粉丝错骂了我,却也骂得我痛快淋漓,因为他们说出了我的心声。”不过,杜少中也少不了有当冤大头的时候。“之前,微博上有一个小伙子,什么原因都没说,就骂了我一顿,我就问他为什么,他说那天他喝酒了,心里不痛快,上来想找一个当官的发泄一通,结果就发现了我。”这样的粉丝让杜少中觉得有点忒不够意思了。
当然,杜少中也得到了不少真诚的回应。1月2日,杜少中发出了迟到的新年祝贺,并配发了一张骑自行车的照片,结果粉丝告诉他,“哪天发都不晚,只要您问候了。看见您还不错,我们就很开心。”杜少中感慨,原来还有那么一群不曾谋面的人在等着我的问候。
不仅仅是中国官员的微博,1月23日,日本总理野田佳彦通过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向中国朋友们拜年,至此,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已即将满一年。除了发布首相来访、总理访问、大使出差这样的严肃的政治信息,日本大使馆微博的重点还在于通过旅游、美食、动漫等文化话题展现当今的日本全貌。
日本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中心参赞臼井将人表示,在中国开设官方微博,必须为两国国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服务,希望营造的是一种轻松的环境。
“今天我们就介绍如何只花1万日元就能玩遍东京著名热门景点的技巧。”这样一条有关旅行攻略的微博被众多粉丝评论、转发。
不过,臼井将人坦言,因为历史原因,不少粉丝也会在官方微博表达负面的情绪。“无论好坏,我们会认真阅读每一个评论和转发,因为,这对于日本理解中国年轻网民的想法和意见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我们不是每一条都回复,但我们都选择接受。”
记者注意到,就在日本国大使馆官方微博的粉丝刚突破10万人时,官方就发微博特别强调,“今后将继续坚持不删除评论的方针”。臼井将人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应该得到包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