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看中国:最担心经济下滑 最纠结房地产调控(2)

经济学家看中国:最担心经济下滑 最纠结房地产调控(2)

虽然经济学家对出口不乐观,但因为有明确预期反而相对坦然,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说,虽然今年外贸会出现下滑,但不会过于悲观。兴业银行鲁政委还建议,中国对出口下滑不能被动承受,要主动利用汇率的动态调整机制对抗出口下滑。

相比之下,让中国政府和经济学家更为担心的是房地产市场。经济学家普遍担心对今年房地产市场会下拉中国经济增长率,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认为未来两个季度中国经济下滑的主要因素是房地产下滑。法兴银行中国经济师姚伟说,2012年上半年房地产的表现会拉低经济的增长速度。

但对于201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会重回涨幅或者出现崩盘,经济学家认为两种极端事件都不会发生。

渣打银行分析师李炜说,普通型住房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这块与政府调控的初衷是严重背离的,至少在2012年、2013年上半年前不会发生这种事情。法兴银行姚炜则判断,短期内房价还是有向下的走势,因为首先政策面上没有放松,房产投资者可能会卖出手中的房子,这样供需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拉动房价的走低。至于什么地方房价下跌会多一些,博茂姚建国总体判断,一线城市核心地区核心地段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市场需求不高的二、三线城市大概会跌15%。

在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上,政府和经济学界都很纠结。“现在不能够看得清房地产调控的出路在哪里。”渣打银行分析师李炜说,是进一步打压房地产,或者进一步限制银行,或者其他理财机构对房地产资金的支持,最终有效地抑制房地产价格的增长?目前没有看到这个结果。渣打银行分析师李炜说。

目前中国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上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悖论中,2008年当时房价已经处于高位,但是政府出于担心硬着陆风险政策掉头放松政策,结果引发新一轮房价大幅上涨。现在李炜担心,政府调控目标和企业承受能力之间找不到合理解决路径:一方面,政府不管是房价维稳还是把房价再往下调10%左右目标都没有实现;另一方面,企业有没有能力承受10%的房价下跌,这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最终结果可能会比较危险。

如何保证房地产调控平稳过渡是国内政策面临的最纠结的难题,但在此问题上经济学家给不出更好的主张,认为中国房地产调控应继续收紧、相对放松或谨慎调控的意见各占一方。

国泰君安王虎担心,“如果房地产调控政策偏紧,则容易让基本面崩溃,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承受之重。”但清华大学袁钢明等经济学家却极力反对政策放松,他最担心政府听从某些经济学家建议后停止房地产调控,那样房价肯定会反弹,甚至可能回到比以往更高的位置。谨慎派认为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上应该实现平稳调整。“不一下子刺破泡沫,在房价调控上,应该更多利用市场规则,比如近期出现的首套房贷利率放松,可以看成是对前段时间过严调控的一次调整。”兴业银行鲁政委说。

确定的和不确定的

随着时间推移,经济中的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外贸下滑、投资回落、消费不会有起色、通胀放缓在2012年都将是大概率事件,对中国经济来说,目前不确定的有境外政治问题、美国的QE3推出影响、国内地方债问题、节后劳动力市场短缺,这些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抑或将会阻碍中国经济增长?

受房地产调控影响,今年投资下滑是大概率事件。“1月份PMI分项数据中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低于50%,这说明投资仍然低迷。”鲁政委说。国泰君安王虎也认为,今年投资比去年肯定会下滑。但潘向东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还得依靠投资,在十二五列入规划的那些行业,都会成为投资领域。

至于对于地方政府官员换届之后会不会引发新一轮大规模投资问题,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概率不大。

国泰君安王虎说,“在地方政府完成换届时,肯定会由于业绩考核压力而增大投资,但大投资和大产能过剩问题将不会出现。”渣打银行分析师李炜表示,政府再怎么投资保障房、基建也不会超过之前25%-30%的增长水平。法兴银行姚炜也认为,政府对投资的扩张影响有限,不会出现2009年和2010年的情况,中国中长期不会造成新一轮的基础设施扩张。

至于消费方面,瑞穗证券沈建光和银河证券潘向东等人均认为今年中国消费不会有太大起色,依靠消费拉动经济也是不现实的。

与2011年相比,通胀已经不是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关注重点,即使在1月份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4.5%、超过市场预期情况下,多数经济学家也不会更改全年物价指数向下的趋势,他们预测2012年通胀会逐步放缓,甚至不排除个别季度同比增幅低于3%。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