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历史古迹生存状态探寻:保护并传承

海外华人历史古迹生存状态探寻:保护并传承

据史料记载,中国人到外国侨居,开始于商朝时代,到了唐朝时期,中国人移居国外的数量逐渐增多。随着早期的中国人在海外“开疆辟土”,至今留下了许多带有中华文化的历史遗迹,如古庙、墓地,纪念碑等。这些历史古迹为当今人们研究先辈的海外拓荒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但随着各国当地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这些华人的历史遗迹是否能完好的保存并传承?让我们随着笔者的探寻,共同来关注海外华人历史古迹如今的“生存状态”。

柬埔寨华人庙宇40年筹建再现香火

让我们首先把目光聚焦在东南亚的柬埔寨。经过数年的艰苦筹资重建,位于柬埔寨干拉省干拉实丹县近夺乡遂明村的三山国王庙,终于在热心华裔人士郑棉发和钟贵强及他们家人等的大力支持下圆满落成。

据悉,近夺乡原来也是一个经济兴旺的市镇,当地华人也非常活跃,早在1925年便有人倡议在当地修建华人庙宇,初时只是一个草堂,至1962年才正式建成庙。波尔布特时期的1975年后,神庙被摧毁,庙的所在地被改造成水渠,直到今日,足足经历了近40年后,在多位华人侨领和热心人士的资助下,三山国王庙才得以建成。

据郑棉发介绍,2009年8月份,近夺市重建庙负责人委托孙宝儿代传达三山国王庙在重建过程中,因缺乏资金而中途停工一事,后在孙宝儿的陪同下,应邀到工地了解情况后,便决定捐钱资助,以完成当地华人的夙愿。

他说,当地老一辈华人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便开始筹资兴建三山国王庙,当时近夺市是华人聚居区,三山国王庙也成了当地华人社区聚会与宗教信仰的神圣场所,为了筹钱建庙,他们还邀请潮州酬神戏,以答谢神恩,保佑乡民平安。

郑氏说,宗教信仰和建庙是华人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传统风俗习惯的美德善举,使中华文化香火代代相传,也给当地乡民精神上的庇护,因此,他和家人都义不容辞的支持,使其功德圆满。

马来西亚华人百年古坟被毁 骸骨达百具

同样是在东南亚,马来西亚的一些华人古迹不但没有被完善保护,而且还被损毁的相当严重。马来西亚槟榔屿开埠首任甲必丹辜礼欢家族,疑让当地的路屋业发展而遭到毁坏,大约有78个辜礼欢后世子孙古坟悉数遭毁,多达百具骸骨被指遭草草拾金,棺木也在现场焚烧,引起震惊。

遭人挖掘尸骸的辜氏先人,有槟城第一行医华人辜立亭及举世闻名的大文豪辜鸿铭曾祖父辜龙池等。辜氏家冢地百年来被菜园环绕,而古坟被毁时,菜农们都有目击过程。

辜礼欢家族冢,坐落在罗弄巴都兰樟福建公冢与青草岭组屋间一片面积很大的山坡地,背山望海,风水极佳,该地除了是辜礼欢的百年归老之地,也散落着其78个后代祖坟,该片槟城百年历史的古坟,在短短两周遭人指示下完全毁灭,该地的菜农也感到震撼。

在坟地的现场,石刻墓碑遭人“迎头”击毁断裂,墓地上一些石碑都画上编号,坟地也被人掏空露出墓穴,一些坟上则以土覆盖,一片凌乱,相信这些墓地是在极仓促下拾金。

该坟地周边为10多户的菜园地环绕,而被毁的坟墓分布范围极广,当地菜农发现一些外籍劳工在从早上至太阳下山进行挖穴、毁坟、拾骨、烧棺、洗骨等工作;然而令他们不解的是,一切拾金仪式从简,也没见有道士或和尚到场超渡,只供奉鸡及椰桨,即指示开棺拾金。

槟城古迹咨询委员会(CHAT)成员的黄木锦建筑师对辜礼欢家族冢被毁感到痛心及震惊。他表示,在数月前还发现该家族冢依然存在,不料在不久前重返旧地,却已毁于一旦。他说,一般上坟地在拾金前必须获市政局批准及必须遵守必要条规,如竖立巨型通告及登报通知后人。他说,有关古坟有百年历史,已属是古迹,不能轻举妄动。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