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摸底保护抗战遗迹

北京将摸底保护抗战遗迹

政协委员:应对遗迹立碑标识;市文物局:将研究制订保护规划

摘要:七七事变后的北大红楼,一度沦为日军宪兵司令部,成了关押残害爱国志士的人间地狱。这段黑暗的往事现在却很少被提及。昨日,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部分委员考察了北大红楼。委员们建议,应该在此设立标识,将其确立为“日军侵华罪行遗迹”来昭示世人。

段府

昨日,北京大学红楼大门。1938年至1943年期间,北大红楼曾是北平日本宪兵本部及分队所在地。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新京报讯 七七事变后的北大红楼,一度沦为日军宪兵司令部,成了关押残害爱国志士的人间地狱。这段黑暗的往事现在却很少被提及。

昨日,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部分委员考察了北大红楼。委员们建议,应该在此设立标识,将其确立为“日军侵华罪行遗迹”来昭示世人。

现场

红楼昔日“地牢”成库房

1938年至1943年的五年时间里,北大红楼曾是北平日本宪兵本部及分队所在地。走进北大红楼,通往地下一层的入口处挡着一块办公区的牌子。昔日日本宪兵队的审讯室和拘留室就在下面。

顺着陡峭的台阶走下去,一股阴冷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只见一条1米多宽的通道两侧,是一间间房屋。据北大红楼相关负责人介绍,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里审讯过燕京大学校务长司徒雷登,还有一批燕大师生曾被关押在这里,其中包括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著名演员孙道临等。

“当年的审讯室和拘留室主要作为库房使用了。”该负责人介绍,红楼1943年交给伪北大使用,审讯室和拘留室早已看不出痕迹,但整体格局还是当年的老样子。

建言

设“日军罪行遗迹”标识

在今年北京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文物局原局长孔繁峙就曾提案建议,确立和公布北京地区“日军侵华罪行遗迹”。

孔繁峙说,长期以来,北京只注重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与重大事件有关的抗战遗址以及日军杀人遗迹的保护与宣传,如卢沟桥抗战遗址、平谷鱼子山、密云古北口以及“万人坑”等。对当年日军在全市设立的军事机构或设施等侵华罪证关注不够,例如侵华日军司令部(段府)、宪兵队(北大红楼)、731细菌部队(天坛神乐署等)等。而这些罪证都是驳斥日本政府否认侵华历史事实的有力证据,应在深入调查考证的基础上,逐步立碑铭记。“最好在抗战胜利70周年期间向社会公布。”

该提案认为,适当保留和公布一批当年日本镇压民众的军事设施等作为侵华罪证,具有社会教育意义,在国际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