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的“中国旋风”
1989年,在外交部工作十余年的刘一斌前往美国休斯敦总领事馆赴任。同年,由于中国国内一场政治风波,之前已经渐次增多的高层互访暂停,直至1990年再次逐步恢复正常。
相较以往,整个90年代的两国领导人互访和会晤频繁。但是,“两国关系一直是起起伏伏,一波三折。”刘一斌认为,这主要因为美国是实用主义至上的国家,虽然其出于一些利益需要和中国签署一些协议,但是,当有新的利益需求时则不惜违背承诺。这十年间,在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的推动下,中美关系取得新进展,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连任成功次年即访华,其继任者小布什则在上任第二年便到中国进行工作访问。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中美决定建立两国元首定期会晤制度,美国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此间,中国“入世”成功。这些在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中美关系史研究会会长陶文钊看来,都是这段时期两国关系间的重大事件,尤其是后者,堪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突破性事件。
2002年4月27日至5月3日,一股“中国旋风”见诸美国媒体显要位置,刚刚经历了头一年“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的美国人,对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的到访充满期待。在此之前,两国国内对于双方是否进行反恐合作的问题争论甚热,“当时国内有些人担心合作会引火烧身,有些人则认为是共同利益指向。”刘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到访的胡锦涛还特意前往参观位于纽约的世贸中心遗址并敬献了花圈,对“9·11”事件中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对所有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这些举动让尚未完全走出痛苦阴霾的美国人深受感染,也使得“中国旋风”一度掀起热潮。同时,这些举动也对上述争论予以回答,用行动表明中国会在反恐活动中与美国合作。
胡锦涛强调,他此次行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与美方共同落实江泽民主席和布什总统北京会晤时达成的共识,保持两国高层战略对话与交往的势头,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向前发展”。推动两国在反恐、经贸等领域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磋商与合作继续取得进展。同时,通过两国领导人加强对话与接触,针对两国关系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努力排除干扰,推进合作。
在出席由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等8个美国团体举行的晚宴时,胡锦涛发表题为《增进了解与互信 努力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演讲,还特别提出中美发展双边关系的四原则:双方应加强高层战略对话及各级别、各部门之间的交往;双方应加强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双方应在事关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重大问题上加强对话与合作;双方应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处理分歧。
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陶文钊认为,胡锦涛访美坚持了中国政府的既定外交政策,当然,也做了与时俱进的调整,这种调整同样也体现在他后来任国家主席的外交方针中。“去年,胡锦涛访美与奥巴马达成协议,要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就是两国关系的新成就”。
不过,刘一斌和陶文钊均认为,这样的成就背后,同样经历了诸如南海事件等一系列美国在中国周边到处插手、牵掣中国发展的诸多波折。因此,去年初,胡锦涛在一片“中国红”的背景下造访美国,被视为推进新十年中美关系的重要访问。
习近平被寄厚望
除了中国领导人积极主动访美,近几任美国总统对与中国的关系也越来越重视。从尼克松访华后至今的六位美国总统中,除了里根是上任后第四年访华,克林顿是1997年连任成功后第二年访华,还有福特、小布什为上任后第二年访华。而老布什与目前在任总统奥巴马均为上任当年即开启访华之旅。
“美国总统访华并无定式,他们无论什么时候来访都由其现实利益决定。”刘卿说。不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则倾向于“从这些总统访华的节奏来看,可以认为他们对于中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认为,过去十年间,中美关系不变的是两国一直保持着相对顺畅的经贸关系,变化的则是在双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面前,政治互信并无增强,总有一个“假想敌”存在。
这也是美国人对于习近平此行给予如此重视的原因所在,不少媒体不约而同用“习近平访美为未来十年中美关系定调”为标题来表达期待,希望从这位领导人的行程中,除了看到其对于此前中美元首既定战略的落实,还会释放一些代表更长远未来的信号。在担任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资深研究员和CSIS费和中国研究项目主任的邦尼·格拉泽看来,美国人希望习近平在公开演讲中论述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外交、经济政策以及人权状况,而“所有这一切都是美国人民的重大关注”。
至于美国官方,格拉泽认为,他们在习近平此次访问期间希望实现的关键目标是“与中国未来领导人建立融洽关系,并且深刻了解他对中国未来所寄予的愿景”。具体而言,奥巴马政府希望此访能促进中美议程中涉及范围更广泛的一系列经济、军事及政治问题取得进展。
她认为,有关经济和贸易问题的讨论将是美国优先考虑的事项,其中包括中美两国在全球经济再平衡、为美国公司扩大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各自应发挥的作用。还将讨论的问题包括伊朗的核野心、朝鲜领导人的更替及核武器、叙利亚目前的危机等。
就美国方面将抛出的议题,格拉泽认为将会是奥巴马政府面向亚洲的战略——即美国新国防战略方针,以及作为该战略一部分的美国对华态度。美国官员可能会强调指出,美国并没有把中国视为敌人,而是寻求扩大与中国的合作。奥巴马政府希望,习近平此次对五角大楼的访问,将会给停滞不前的中美军事关系注入新动力。
不过,她坦言,这一切预期都不会产生任何重大的可交付成果,因为“与胡锦涛在2002年的访问类似,习近平作为副主席,预计无法就上述问题给予明确解答”。而美国所希望达成的目标是,在习近平与美国总统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上进行投资。
刘卿认为,今年是胡锦涛与奥巴马达成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战略的第二年,同样是尼克松访华40周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未来新一代两国领导人如何进一步把两国历届领导人不断推进的中美关系推向一个更高的平台,值得期待”。不过他也强调,这并非习近平此行所能实现的目标,因为他此行“旨在落实此前两国元首达成的合作框架,进一步推动落实中美合作伙伴关系”。
“一个上升起来的大国与一个超级大国如何保持相向而行而不对撞,是我们期待在未来看到的成功的两国外交。”王逸舟如是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