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调中美未来十年关系
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美国华盛顿街头的玫瑰红被中国旗的鲜艳红抢了风头。举旗的是自发等候迎接大洋彼岸一位客人的人们,这位客人就是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
机场的红毯已铺好、艾奥瓦州州长的650人豪华“州宴”待开席、五角大楼早被媒体聚焦;27年前老朋友家里的茶香正酝酿、将迎首位中国领导人观赛的NBA赛场上赛事正酣——20多场活动的不同主题,填饱了各国主流媒体的胃口,在习近平的飞机着陆之前,各种分析、猜测也早已铺天盖地。
路透社的报道除了关注双方将讨论农业贸易问题,还围绕美国国内环境作了题为《习近平访美适逢选举年 奥巴马费尽思量演好戏》的报道;《华尔街日报》在网络版上开辟头版位置专题报道习近平此行;《华盛顿邮报》最新一期报道则从习近平的家庭环境和履历切入试图厘清其可能代表的政治态度和外交理念,另一家媒体《洛杉矶时报》同样选择了该角度。
站在40年边上
真正的中美关系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于1979年的“破冰之旅”开始,通过访美,双方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达成共识,并认同邓小平提出的“中美关系有一个好的基础,就是两国在发展经济、维护经济利益方面有相互帮助的作用。中国市场毕竟还没有充分开发出来,美国利用中国市场还有很多事情能做”。
此后33年的历史几乎就是按照邓小平的预判前行的,两国的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刘卿认为,邓提出的外交战略影响至今。
在刘一斌看来,中美关系并不能孤立地来看待,其冷暖其实更多地取决于国际形势,而外在环境的变化加上内部因素,最终形成了一波三折错综复杂的两国关系史。
“江泽民任国家主席期间,中美双方有斗争也有合作。”刘卿认为,当时的中国正面临与世界接轨,中国的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参与国际事务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进一步减少分歧,增加合作并开拓更多合作空间成为两国关系在这一阶段的重要命题。
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美国遭遇“9·11事件”,其对世界开始有新的评估,而对于和正在上升的中国寻求反恐合作成为新的需求,这成为双方的一致方向,在这样一种需求下,发展中美关系逐渐成为两国外交战略中的核心。因此,200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胡锦涛访美被美国人高度关注。
但是,正如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所言,过去十年间,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一直处于霸主地位的美国开始对中国崛起产生顾虑,并加快重返亚洲的脚步,在中国周边屡屡挑起事端以牵掣中国精力,双方的政治互信没有增强,反倒出现了“假想敌”,各种摩擦也有增多趋势,这种局面到2010年一度白热化,因此次年初,胡锦涛访美为两国关系前行再设新航标。
矛盾之处在于,经济发展既是美国产生顾虑的原因,又是其无法割舍的重要利益所在,因此在认为经贸摩擦是两国面对的最大挑战因素之一的同时,陶文钊也将其视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机遇。路透社一篇题为《习近平与奥巴马的“情人节约会”》专栏中将此纠结关系描述为“剪不断理还乱”。
开启下一个十年
此事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中美加强贸易关系将有助于脆弱的全球经济恢复正常,而二者若产生更多的摩擦,则可能将本已乏力的复苏势头摧毁殆尽。”上述专栏在开篇一句调侃之后马上转入极其严肃的正文话题。
这样既怕又爱的心态,牵动的是已经长期处于并仍将持续不知多久的经济低谷中的国际社会的神经,所以,国际各大主流媒体将目光扩展至未来十年期可以理解。
在刘卿看来,习近平此访的内外环境值得关注。其一,之前几度波折的两国关系背景,虽然经过去年“胡奥会”逐渐恢复常态,但是,来自贸易、汇率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分歧依旧尖锐,双方仍需要不断地对话磋商;其二,美国正值大选期间,此前奥巴马不惜以对华政策为牺牲品来争取竞选连任筹码,这无疑带来了一些“火药味”;其三,来自伊朗、叙利亚等国家的问题会以第三方因素来影响中美关系,因为这些也将会是双方会晤时要谈及的话题。
至于影响两国关系的因素,王逸舟倾向于认为双方综合国力发生变化时,美国的担忧之心增加。另一方面,中国在经济实力增长的同时,外交智慧和谋略上尚待与时俱进地提高,“以往过于关注美国这一个焦点,而缺乏布局全局的外交智慧”。由此,他认为未来一段时期,美国应以平常心理性看待中国发展,中国则需要更具智慧的外交战略和布局全局的外交能力。
不过,王逸舟等人均向《中国新闻周刊》表达了一个相同看法:未来十年,两国关系发展在大的战略和方向上依然会保持邓小平、江泽民时代以来的传统,“不会有大的调整”。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2月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美两国要“冷静、客观”地判断对方战略意图,进一步增进互信。他说:“中国的发展对美国和其他国家来说是机遇而不是威胁。”这样的表述被诸多美国媒体引用,认为这也是习近平此次访美将试图向美国人阐述清楚的。
据《华尔街日报》前述报道,近几个月来,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特别是在去年底华盛顿宣布将把美国的军事战略重心调整到亚太地区后。“美国此后加强了与中国在该地区的一些对手的军事和战略关系。”由此,报道认为,习近平访美之行提供了一个少有的机会,使美国国会议员和外交人士能够更多地了解这位依然相对神秘的领导人的政治主张和个性。
报道引述美国驻联合国前大使内格罗蓬特的话说,这次访问的时机很好,恰逢美国大选年,又在中国的领导层发生更迭之前。对于美国来说,如何在中国领导层更迭之际处理好美中关系一直都是一项重大挑战。本次访问对双方都是有益的。“习近平访美做出的是稳定关系的姿态,虽然访问不会给出任何承诺,但确实铺平了道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