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自如:盘点邓小平的十一个幽默瞬间(2)

应对自如:盘点邓小平的十一个幽默瞬间(2)

“知道‘兔子吃鸡’这个掌故吗?”

在26国党的起草委员会上,中苏两党代表团的成员经常针锋相对,激烈争论,气氛是相当紧张的。但在紧张激烈的交锋中,邓小平始终是泰然自若,举重若轻。他只要一走出会议室,便谈笑风生。代表团成员在大使馆里吃饭,也常常是笑语不断,轻松活泼。

有一天,在激烈的争论之后,中共代表团成员回到大使馆的饭厅吃饭,大家一时话不多。这时,邓小平忽然招呼刘晓大使的夫人张毅,笑着问:“张毅啊,你是江西人,你知道‘兔子吃鸡’这个掌故吗?”

“什么,兔子吃鸡?兔——子?”张毅以为听错了。

“对,兔子吃鸡。”

“哎呀,小平同志,我只听说过黄鼠狼吃鸡,可从来还没听说过兔子会吃鸡,”张毅欲忍住笑却又忍不住,鼓着嘴巴摇头,“而且还有什么掌故?”

“当然有掌故,此事发生在1930年代。”邓小平含笑望望大家。大家也都望着他,急切地等着听下文。

“这事出在陆定一身上。”

有人问:“是在延安吗?”

“是在延安。但不是在延安的兔子,是有一次在延安作报告,谈到托洛茨基什么什么的,他那个无锡话就糟了。说来说去总是‘兔子吃鸡’。我们有些同志听完报告,总是不相信‘兔子吃鸡’,就像张毅现在一样,边出会场边四处打问:‘兔子吃鸡’怎么回事?没听说兔子还会吃鸡呀……”

大家恍然大悟,饭厅里顿时笑成一片,会议争论时留下的紧张气氛被这一片开心的笑声一扫而光,大家的胃口立刻也好了起来。

那时,许多兄弟党的代表在会议上都是用俄语发言,并且看着苏方的眼色行事,在发言中谴责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指责中国共产党。这其中就有一位伊拉克共产党的代表巴格达什。但这位代表俄语讲得很蹩脚,学着苏联的腔调指责中国共产党时,常常洋相百出,人们听过他的话后总是忍俊不禁。

一天到了吃饭时,邓小平知道翻译李越然善于摹仿别人讲话,过去就曾摹仿过薄一波讲话,便提议说:“小李,你给大家出个洋相,学学巴格达什讲话。”

于是,李越然便模仿起巴格达什的腔调和表情即席表演,他惟妙惟肖的样子引得一阵哄堂大笑。

因此,在26国党的起草委员会开会期间,中共代表团的成员都感到,尽管会上的争论紧张激烈,但会后,尤其是大家在一起用餐时,邓小平非常善于调节紧张的气氛,往往他的一个笑话,一句玩笑,就会使大家从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会议期间,大家的生活有张有弛,工作效率很高,从而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先到有奖,先上桌先打;来晚了一点要罚,坐在旁边看。”

1961年9月,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会议期间,邓小平在生活上有明显的三大特点,即三爱:爱看书,爱吃辣椒,爱打麻将。

9月15日夜晚,会议的主要议程基本完成在即,参加工作会议的中央及各省领导便都挤出时间娱乐娱乐,以松驰一下连日来一直开会而造成的精神高度集中和脑力劳动紧张的状况。邓小平也不例外,他派卓琳和邓楠通知李富春、陶铸和罗瑞卿等老牌友,让他们在晚饭后到267号别墅“摸砖”。

刚吃完饭,李富春、陶铸、罗瑞卿等就到了,被一一请进会客室。邓小平早已端坐在麻将桌旁。他看着大家跃跃欲试的“战斗”风貌,操着那熟悉的四川口音幽默地开腔了:“打麻将,我可不讲啥子客气啰,麻将能使人思想敏锐。先到有奖,先上桌先打;来晚了一点要罚,坐在旁边看。”

几句话引得大家哈哈直笑。

牌桌上,邓小平常常是稳坐“钓鱼台”,稳操胜券不下“疆场”。

夜深人静,卓琳看了一下手表,已经是深夜11点钟了。她征求意见说:“我到厨房叫厨师给你们准备点夜宵。”

罗瑞卿直爽地说:“我肚子是有点饿了,卓琳,你给我们准备什么好吃的呢?”

卓琳笑着回答:“每人一碗简单的面条,另烧两碗红烧肉。”

这时,有人提议给红烧肉里放点糖。

邓小平一边仔细观看桌面上打出的牌,一边说:“我面里什么也不要,但要放辣椒。”

邓小平的话语,又引起大家一阵爽朗的笑声。

卓琳爽快地说:“行!行!统统满足你们的要求。”说罢,她转身去了厨房。

不多时,卓琳帮助厨师端来做好的热气腾腾的面条,外加两小碗红烧肉。

卓琳看到邓小平拌着辣椒吃着面条吃得那么香的样子,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