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自如:盘点邓小平的十一个幽默瞬间(3)

应对自如:盘点邓小平的十一个幽默瞬间(3)

“我也就用手拿着吃了!”

1972年底,中央安排即将复出的邓小平到井冈山参观。

某日晚宴上,邓小平见用筷子怎么也夹不动那只香味诱人、热气腾腾的清炖鸡,便只好用双手掰下鸡腿来吃,还风趣地说:“过去国际上有个规矩,吃鸡不能用手抓着吃。后来英国有个首相不知不觉用手拿着吃,也就打破了这个规矩。今天,我也就用手拿着吃了!”

一则小幽默一下子把陪席的同志们全逗乐了,一扫往日就餐时的拘谨,使这顿晚宴气氛活跃起来,大家吃得都十分轻松愉快。

还有一次,邓小平在井冈山宾馆观看电影《红灯记》。当由浩亮扮演的李玉和手提红灯出场时,邓小平对身边的同志说:“那个浩亮,不姓浩,姓钱!叫钱浩梁,‘文化大革命’他不要钱了!”

周围的同志们一听,“哄”地一声全都笑了起来。

“今天不握手了,因为工业形势不好!”

1975年,“文化大革命”进入了第九个年头。第二次复出的邓小平,受命于危难之际,在四届人大会议结束后,就紧张地着手进行治理整顿工作。

2月25日至3月8日,解决铁路问题的全国工业书记会议在北京召开。那一天,与会的同志们听说邓小平要来参加会议,大家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开会的时间快到了,邓小平精神矍烁地快步走进会场。

几位省、市领导走上前来,笑容满面地想与他握手。

邓小平却敏捷地举起右手说:“今天不握手了,因为工业形势不好!”

接着,邓小平看着大家,缓缓地进一步解释说:“一个国家,没有物质基础,形势不好啊!”

这种出人意外的见面方式,使绝大多数与会者深深感到形势的紧迫和责任的重大。

“我们无所不谈,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1979年1月,在《中美建交公报》发表后不久,为进一步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第三次复出而更加雄心勃勃志在大展宏图的邓小平,应邀穿洋过海飞往美国访问。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正式访美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迫切地想亲眼看一看当今世界现代化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意欲“学习一切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毕竟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国家。邓小平受到卡特总统及美国人民的隆重欢迎和礼遇。

在华盛顿,邓小平与卡特共进行了三次会谈,连同一起出席白宫的欢迎仪式和美国国宴,彼此会晤的时间不算特别长。但即使这样,邓小平的言行举止都给卡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卡特看来,邓小平是一位极其令人愉快的谈判对手,觉得在这位身材矮小却十分健壮的中国领导人身上,和谐完善地体现出了机智、豪爽、魄力、风度、自信和友善。

第一次的会谈是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举行的。会谈前,照例是几句寒暄。

卡特微笑着说:“1949年4月,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潜艇军官曾经在青岛呆过。”

邓小平闪动了一下明亮的眸子,泰然回应说:“我们的部队当时已经包围了那个城市。”

坐在旁边的美国总统顾问布热津斯基听后感觉很有趣,便插话问道:“那你们早就见过面啰?”

邓小平笑着说:“是的。”

就在这次1小时20分钟的会谈结束后,邓小平在美国国务院的休息室里撞上了一大群记者。记者们蜂拥而上,纷纷询问他同卡特谈论了些什么问题。

邓小平惬意地吸几口烟,以他那独特的东方式的诙谐语气笑着回答说:“我们无所不谈,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记者们的提问虽然被这句话挡得严严实实,但他们对于能亲自领略到邓小平的灵敏反应、幽默和智慧,还是非常高兴的。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