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与文化复兴(5)

核心提示:我想探讨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是不是只有全盘西化才能够实现,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不是能够真正代表中国文化的复兴;1978年以后,我国经济能够持续32年平均9.9%的增长,这是现代经济才出现的新的文明现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后发优势一直都存在,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才能取得这样的成长?这实际上与国家的发展战略有关。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不仅要素市场极为活跃,商品市场就更是如此,并且已经有了投机行为,而且投机的原则与今天毫无二致,最著名的就是范蠡的例子。在吴越之争时,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后,知道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功成身退,弃官从商,并在很短的时间内三聚千金之财三散之于贫穷的亲戚朋友。短时间内赚取巨大财富的捷径是投机。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里记载了范蠡投机之道:“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说明当时价格是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说明生产者根据价格信号来决定生产,价格高时多生产,导致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价格低时少生产,导致求大于供,价格上涨;“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就是投机的原则,当商品价格昂贵时要像清理粪土一样赶快抛卖,当商品价格便宜时要像珠宝一样买进积存越多越好。二十一世纪的投机原理在2300年前的范蠡时代就已经总结出来了。

明朝时我国就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既已萌芽为何未能茁壮成资本主义?同样这并不是因为以“仁”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所致,而是因为技术变迁的方式未能从以经验为基础转变为以科学、实验为基础,技术变迁的速度非常慢,资本难于深化,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就不能深入发展。上述种种说明中国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价值跟市场经济体系是共容的。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参政意识会越来越强。与西方文化比较起来,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强调“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与西方君权神授的思想不同,人民的利益是政治的目标,群众的意见是政治决策过程的依据,有这种政治理念包含在中国儒家文化内,作为组织层次的文化应该有能力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提升,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三,以“仁”为核心的价值在经济基础不断提升,政治组织、经济组织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能否保持其精神实质,并根据经济基础和组织层次的需要以相应的形式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自洽的文化体系?

很多学者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保守落后的,是妨碍中国发展的。因为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但这种理解并不全面,孟子称孔子是“圣之时者”,也就是孔子之所以是圣人,是因为在各种不同的情况、环境下,他的行为总是能够因地制宜,做到恰到好处。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谈到“仁”的地方有20多处,但是说法各有不同,就是因为对象、情况不同,所以要求或是表现的形式也就不一样。他的“述而不作”是有选择的,把过去的典章制度按照所处时代的需要给予了创新性的整理、诠释。

孔子强调“仁”,孟子强调“义”。孟子的“义”是“义者宜也”,“义者人之正路也”,也就是人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但是,义的判断的标准还在于自己的内心,所以孟子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说法。和孔子相比,孟子的“义”更强调的是人对社会的积极责任,他的学说反映的是战国末期社会纷乱的现实。

孟子之后儒家文化又继续发展,到了宋明时期,社会经济基础改变的同时又受到印度佛学冲击。在佛学的冲击中出现了理学,强调心性。理学家坚持的行为标准同样是儒家的“仁”。中国儒家文化在吸收了佛学的同时,也把佛学融合成为中国文化体系的一部分。佛学在印度、泰国,重视的是小乘,小乘追求自我的解脱,到中国以后发展的是大乘佛教,讲的是普度众生,和儒家的“仁”有异曲同工之妙。“仁者爱人”,希望每个人都好,把儒家的核心价值移植到佛学里面去了,变成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时至明朝,社会分工进一步完善,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王阳明的“心学”和“知行合一”的学说应运而生。“心学”和“理学”的差异,可以从王阳明和朱熹对《大学》一书中对“亲民”和“格物致知”的理解的不同反映出来。朱熹认为“亲民”当作为“新民”,即教化百姓使其自新,“格物致知”则是“即物穷理”,也就是从各个事物上去认识做人做事的道理,以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则认为“亲民”是“亲亲仁民”,即仁的意思,“格物致知”则是“致良知”,也就是去除蒙蔽每个人良知的物欲以恢复每个人与生具有的良知。

从上述脉络来看,作为上层建筑的儒家文化有能力随着时代、环境的不同而不断调整、创新,以适应新的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不是顽固保守、一成不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文化的核心伦理价值会不会消失?

如果以“仁”为核心的价值消失了,我们就会像今天的埃及、两河流域、希腊罗马文明一样,即使有一个经济实体在相同的土地,但是已经是不同的文化了。

这个问题从理论上来说不容易出现,但是并非不可能。一个人的伦理价值取向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很小的时候学会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中国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说一个人三岁时,其行为、价值取向就已经固定,到七岁时基本上已内化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伦理价值就是靠从小跟父母和周围人的互动中,以他所接触到的人的行为为学习的榜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然而,不容易变并不代表不能变,否则也就不会有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希腊罗马文明的消失。

在我国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些人为名为利昧着良心而干伤风败俗的事时有发生。并且,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通过传播、接触,人们也容易不自觉地受到外来文化伦理取向的影响。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多了,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传统文化的核心伦理价值也可能会逐渐消失

在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各界有志于民族文化复兴的人士,尤其是属于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不仅有责任与义务推动社会的物质进步,献身于经济社会政治的现代化,同时也必须要有“死而后已”的责任心,以“仁”为己任,用适合于时代特质的形式,身体力行地实践,给社会做出楷模。政府和舆论界也应该通过教育与媒体报道有意识地倡导适合时代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价值。

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水平提高、实现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现代化的过程中保持中国文化的核心伦理价值,实现中国文化的复兴。尤其是我们的文化事业不能用说教的方式,而是要在我们的小说、电影等文艺活动中,把我们5000年来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价值用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是延续中华文化命脉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编辑:李颖)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