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3)

核心提示:最保守估计,每六七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在从事各种各样的公共服务,其中一半人是志愿者、非政府组织。哈佛大学想用一些特殊办法扩张,偷偷让人在查尔斯河另一面买了块地,媒体曝光后,政府对它的处罚就是让哈佛大学为一个比较偏远的社区建个图书馆。美国的图书馆很多,并有很多服务内容,如经常会组织读书班等活动。

什么是纯公共品?什么是准公共品?在经济学上,公共品是指那些不能够进行竞争性和排他性消费的产品,以及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产品。不能进行竞争性和排他性消费,就没有办法形成卖方市场或者说不容易收费。具有自然垄断的产品要是放到市场里让不同的私人部门去做,可能会产生一些重复建设。就像公路如果一家建一条的话,肯定是无法实施的,我的路肯定要压到你的路上,你的路又压到别人的路上。所谓非竞争性消费,不是说产品谁出价高就卖给谁。比如,城市的路灯晚上都亮着,不能是投币灯就亮,不投币灯就不亮,那样就不是路灯,而是手电筒。非排他性消费是说这个产品不因为一个人或者少数的消费者消费以后,就排除了其他消费者消费的可能性。就像图书,一本书看完了,字并没有消失,不像馒头吃完了就没了,第二个人没法再去吃这个馒头。经济学中这样的产品常举的例子是国防、卫生防疫系统、环境保护等,都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那么,做这些公共品,有时候私人部门(企业)会没有积极性,有些项目很大,一个企业财力不够,如国防、消防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做下来。另外,大企业有资金但看不到盈利点,它也不会去做。像以前修路,那时也没有高速路,修了一条路谁都上去走,投入的钱也不能回收,所以那时的路是没人修的,在村子里可能只有乡绅出点钱,架个桥、修个路,让大家都走,他不图也不能图回报,只是做公共服务。还有一些事情是必须覆盖全国的,把它交给少数的一家或者几家企业去做,也有风险。由于这些原因,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通过它的公共部门,通过税收的办法把资金筹集起来营建一些对于所有的公民都可以平等使用的体系,这就是所谓的公共服务体系。

必须是公共品,才应该由政府来提供,其他的可能就不需要政府提供。包括公民的一些基本文化需求,恐怕不能都由公共文化服务解决。公民的很多文化需求都是作为私人品去消费的。买书、看电影、听音乐会,都是自己付费的,这些产品统统都是私人品。政府用不着提供这种东西。当然,公共服务有时候也收费。比如,当对公共品的需求出现拥挤的时候可能就要收点费,比如高速公路有时就要收点费。

除了刚才提到的那些公共品是一种纯公共品,还有很多的公共品被叫做准公共品。准公共品的意思是,按照产品自身的物质属性来说,它不是公共品,只是它的社会属性是公共品。最容易理解的是社会保障性的那些公共服务,向弱势群体提供的各种救济,比如柴米油盐或是中秋节的月饼,这些产品本身是商品,大多数人是自己去购买的,但有一部分人他生活困难,没有货币来购买,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容忍这种现象的存在,因此要用公共的办法向他们提供救助。因此,我们一般就把这类产品叫做准公共品。

公共品的边界不是固定不变的,就像高速公路,以前修路不修围墙,谁都可以用,所以它只能是公共品。现在修高速公路的时候,路是封闭的,因此现在私人部门也有积极性来建造一条高速公路。是否允许私人部门参与,是从私人部门的经营对整个社会是否有利的角度考虑决定的。

知道了公共品的基本特征,我们就可以来讨论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有哪些?我觉得有三种类型的产品或者是服务应该是由政府来给予公共提供的。

第一类公共文化服务就是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这些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具有一定的天然垄断性,国家以公共投入的方式予以系统的建设,普遍均衡地提供给全社会的所有公民。公民作为纳税人就有权享用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及其服务,不管是免费的还是低收费的。比如公共图书馆、公共媒体等。这一个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不仅包含物质性的公共文化设施,就是通常说的硬件,比如广电的信号传输线路等,也包括具体的公共文化内容服务。在国外,谈论公共文化服务的时候,他们通常首先会讨论教育的问题,讨论学校,还有各种各样的教育、培训。在我国的体系中,政府的机构教育与文化分得比较清。

像图书馆这一类的公共设施,美国做得非常好。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的门上写着“Free to All”。美国的图书馆覆盖面比较广。哈佛大学总想扩大校区,但周边的居民会不高兴,因为美国著名大学周边也像我国的学区房一样,会把房价、物价等水平拉高。为此,政府专门通过法案不许哈佛大学扩张。哈佛大学就想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扩张,偷偷让人在查尔斯河的另一面买了一块地,媒体曝光后,政府对它的处罚方式就是让哈佛大学为一个比较偏远的社区建一个图书馆。这说明美国很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而且美国的图书馆还有很多的服务内容,经常会组织读书班,别看一个小的社区图书馆没多少书,但晚上老亮着灯,里面围着一圈人,其中有一个人带着大家读一本书,还会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在这个方面,我们国内的图书馆做的还不够。这是我们讲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第一个层面,要提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这是一种普遍服务,是为了提高公民的素质,对所有的公民都是同等的,同时是开放的。

第二类公共文化服务是那些对各种特殊的尤其是弱势群体的一种扶助。任何的社会都存在各类特殊的群体或存在,比如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农民工、少数民族、残疾人等这些群体。有时候某个人处于弱势,不见得是他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说有一些农民工原本在家种地,但城市扩张把土地征用了,他们成为失地农民,这个时候就有问题了,除了种地之外他们不会干别的,就成了弱势群体。这时就需要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正,不能够看着有人饿死,有人无家可归。同样,在文化上也不能够让他处于无人照管的情况。这样的文化需求或者叫公共文化服务大概有三个类型。

首先就是各种实用的公共信息。比如,有人要出去打工,就要告诉他什么地方有用工需求。这就和天气预报、交通台播报的路况信息一样,要告诉他这个国家哪里有工作可以找,这样他才能够去找自己的出路。

其次就是培训生活技能。原有的技能不管用了,需要让他学会一个新的技能找到新的工作。

最后是解决休息、娱乐的需求,解决身份、待遇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些,他们永远跟城市之间有一种隔膜。在浙江,外来务工人员都被叫做新浙江人。浙江有很多地方,给农民工发图书证,组织农民工参与当地的越剧团活动。这样的做法能很好地照顾到这些弱势群体的利益,也会使他们更容易融入到当地的社会当中,使社会变得更为和谐。

第三类是对文化原创要支持、资助。文化的原创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事关人类的发展,也事关国家的声誉,以及文化认同和文化多样性的丰饶度。今天的各国政府都会对文化的原创给予特别的支持。

讲到文化的发展,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很重要的。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事物进行判断的那些价值标准都会发生变化,会对以前的价值标准进行重估。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学者研究说,从公元1500年到1820年这320年间全世界的经济增长年均GDP只有0.04%,像我国这样一年增长10%,就是一年等于以前250年,发展速度非常快。很多经济学家也说,人类历史上其实在很多年间没有发展,发展是一种现代的现象。所以在这种时候,每个人的世界观会发生变化。世界观也不是像哲学教材里面说的“世界是物质的”之类,那太遥远了,而是我们身边眼睛可以看到,耳朵可以听到的这些事情。这些事情天天都在变,人们有新的认识,可能会要求重新解决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就要由文化的发展来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我们的发展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的。世界看着中国的增长会有很多的猜忌。如何让大家对我们的发展不再那么恐惧?这个时候也需要文化。中国人要向全世界说中国如果发展了,所追求的那种国际秩序是什么样的;中国如果发展了,其他国家的权利是什么样的。我们必须有这么一种价值观,这么一种理念说给人家听,还要做给人家看,人家才会相信我们,否则我们周边真的会有很多问题。尽管我们认为可能是几个少数国家在后面挑唆的,但不能让那么多国家都是处于中间不理解的状况,处于能够被人家挑唆的状况,这个是很大的问题。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