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经营权与有偿使用
拍卖经营权固然可以增加政府收入,但也导致经营权价格在显性与隐性的二级市场上不断上涨。拍卖经营权增加了出租车营业成本,这些成本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与司机身上。经营权持有人越来越多,每一次增发新的运力与经营权都会触动他们的既得利益,他们都将成为未来放松管制的反对者。因此,经营权有偿使用,尤其是永久地拍卖将为出租车业真正市场化改革设置重大障碍。
在册出租车与黑车
其实目前全国在册的109万辆出租车的车主与公司们,本质上都是垄断经营者。而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各地大量存在着的黑车车主,实质上都是自由竞争者。更需要补充的是,目前全世界的所有出租车,最早的形态,其实就是黑车。
放开与放开管制的“困难”
出租车业放开与就业
如果全面放开出租车市场,让每一个人公平进入这个市场寻求自由发展,且不说能够带动多少GDP,单就安排出租车司机而言,笔者以为在全国至少可以增加1000万个就业岗位。出租车业,让其自由发展即可,用民间的资金自由解决城市市民出行的问题,有更多的人有了营生,更多的人可以就业,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好处。如同餐馆业以及服装业等行业一样,服务网点在每一个可以赚到钱的角落自发出现。自然繁衍,自由竞争,服务市场,繁荣市场。
出租车与定位
出租车在中国已经成为普通交通工具,既不能说是特殊交通、贵族交通,也不能说是公共交通。它就是最为普通的城市交通工具,即城市市民出行的最普通服务性行业而已。
随着汽车大面积普及,只要是有点级别的官员都有公务车,有点钱的白领都有私家车,更不要说私企老板们了。而目前中国的出租车已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贵族车、特殊车变成了平民交通工具。因此,出租车的价格及服务均要从最广大平民消费者的角度着眼,即要接受各种层次的出租车为公众提供出行便利,就像有各种消费层次的餐厅一样,由每一个消费者自由选择。
出租车业放开与价格
如果全面放开出租车市场,目前中国各城市的出租车运价会大幅降低。笔者曾经与许多开黑车的人交流,目前一辆普通的奥拓车在现有油价背景下,每公里燃料成本仅0.3元。许多城市出租车的国家规税减少已经所剩无几,就温州而言只有每月365元的税收,其他各种基本费用加总,每公里运营成本也就0.4元。因此,笔者完全理解,许多城市之所以8角或者1元的运价依然有那么多出租车在正常运行,是因为同样有利可图。
那么,许多运价已经达到1.5元至3元的城市之所以还要求加价,之所以一线打工司机无利可图,是因为经营权所有者,车主或公司加的车份钱太多。
作为任何正常的企业,当原材料成本上升时,应该是企业自我消化成本,而不是转嫁成本给公众。
出租车业油补和税收
根据笔者长期调研,发现整体出租车行业给国家的税收非常有限。综合全国各地调研结果,平均每辆出租车每年给国家的税收也就2000元左右,即整个出租车行业每年给国家的税收总额约20亿元。而这样一个垄断暴利行业,这几年平均每年中央财政却要给这个行业发放燃油补贴达60个亿。说白了,实际上是用公众的钱补贴公众利益的垄断掠夺者。
出租车与公交
有人一直要把出租车定位为公共交通,这是很不合适的。而出租车业的油补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发放的,如此,是不是所有的服务业中央财政都需要补助呢?
任何一个国家,最经济科学的安排便是发展城市大容量客运,即公共交通。因为这是最为节约资源、最为环保的,也是最为平民百姓考虑的政策安排。出租车不能否认,对于城市公共交通有补充作用。但是,它不是城市公共交通,更不可以享受财政补贴。
当全面放开出租车市场后,各种层次的出租车便出现了,进入自由竞争状态。随着城市公交的全面上马,就会分流大量的出租车客源。这样,没钱可赚的出租车便自由退出,无需政府操心,正如赚不到钱的餐馆自己会关门一样。
出租车业与政府
中国各级政府对于出租车的管理,严格说是从无到有,由松到紧,最后造成出租车业,由正常到“规范”,由“规范”到混乱,以至于出现各地不断停工的格局。
其实,餐饮业原来政府就十分操心,最后放开了,政府不管了,反而让人人有饭吃了,包括百货业、服装业、轻工业、家具业、电子行业等,正是因为政府不操心,所以没有一个餐馆倒闭了来找政府麻烦,也很少有餐馆的服务员因为收入少而找政府闹事,更没有哪个餐馆,为了价格上涨而集体停工,砸更多的餐馆。
政府不要管,就是对于出租车业健康发展最好的态度,全面放开,自由竞争便是。
一些官员为什么反对,因为有数量管制,便有审批,有审批,便有了权力寻租的机会,便有了以权谋私的条件。
所以,放开出租车业,不仅让政府少操心,而且可以节约大量政府财政,省得养闲人,还可以减少干部腐败的机会。
出租车与经营权
只要全面放开、自由竞争,便不存在审批,不存在经营特权,经营权的概念便会自动消失。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