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2)

核心提示:美国的欧亚战略里有一原则是敌对国不能成为强国,强国不能成为敌对国。美国对中俄之间的关系比较警惕,也不希望中国和日本搞好关系;战略是可以公开的,策略是隐密的。战略是全局的、长期的,而策略是局部的、短期的。有所作为是战略不是策略,韬光养晦是策略不是战略,我们在宣传中正好搞反了。

当前国际形势的第五个特点是亚欧地区是国际政治的重心,美俄欧日各有自己的欧亚大战略。

欧洲和亚洲在同一块大陆,不像非洲、美洲中间隔着大洋。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欧洲是亚洲的一个半岛。从历史上、地缘政治上,还有影响全人类和全世界的宗教和思潮来讲,一般都产生在欧亚大陆上。

主要影响人类文化发展命运的宗教从西往东数: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以及有人所谓的儒教基本上都出现在欧亚大陆。

而主要影响人类的思潮不论进步的还是反动的,比如资本主义思潮、社会主义思潮,还有殖民主义思潮、法西斯主义和恐怖主义,都是生于斯长于斯而争相扩大影响。

美国不是欧亚国家,但它有完整的欧亚战略。美国的欧亚战略是东西挤压、南边突破。所谓东西挤压,西边就是搞北约东扩,东边搞美日同盟;南边突破就是从伊拉克开刀。伊拉克这场战争,美国人打着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旗号,实际上是有战略考量的,因为美国从来没有控制过中东,历史提供了一个机会,苏联势力退出了中东,所以美国拿伊拉克开刀,然后在伊拉克驻兵,向两边扩展。最近出现新情况,美国的战略重心开始东移。出现东移的原因,就在于中东地区并不容易摆平,它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从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的10年里美国的主要精力被恐怖主义拖住了,而在这10年中中国发展非常迅速,所以美国人心里非常不平衡。他们认为美国人在反恐战场上流血流汗,而中国人捡便宜。于是,美国人重新调整它的对外政策。调整对外政策有一个过程,现在它开始从伊拉克撤兵,从阿富汗撤兵,然后把兵力向亚太地区转移,主要是向中国沿海的周边地区,比如关岛。关岛的位置非常重要,非常具有战略性,有人认为控制它能够锁住中国。最近出现很多事情,背后都有美国战略重返东亚这个主要因素在起作用。美国战略开始实现东移,逐渐锁定目标。美国这个国家有一个特点,它必须寻找敌手或叫对手,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够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意志。比如,过去法西斯是它的敌人,苏联共产主义是它的敌人,国际恐怖主义是它的敌人,恐怖主义头目本·拉登已经被杀死了,它必须寻找一个新的竞争对手。现在看起来,它逐渐把中国锁定为对手。

与美国的东西挤压相反,俄罗斯的欧洲战略用八个字来概括是“东西防守、南北伸张”。“东西防守”就是在西边俄罗斯反对北约东扩,在东边面对美日同盟,总体来讲处于防守状态。“南北伸张”体现在两件事情上,一件事是俄格战争。俄格战争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以后,第一次使用武力来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另一件事是向北伸张,主要是北极问题。北极现在开始冰雪熔化,北极地下有非常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而且如果航线能通过北极,不论是航空还是航海都可以缩短很多路程。所以,北极周边的国家都在争夺,但俄罗斯有天然的优势,它的海岸线非常漫长。将来俄罗斯的发展有可能向北转移,因为它现在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向北方转移。全球气候变暖对很多国家来说不是好事,但对俄罗斯未必不是好事,因为俄国地理位置靠北边,有很多冻土,这些冻土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是没有用的,但如果天气变暖,这些冻土有可能可以被开发。另外,北极冰雪融化,可能打开航道,对俄罗斯也有好处。近年,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空前重视西伯利亚远东地区。

中国也有自己的欧亚战略,而日本的欧亚战略跟中国跟得很紧,中国到什么地方,它就到什么地方。比如,我们一开始到中东地区,日本人就跟着跑到中东;后来中东发生战乱,我们到非洲去开发石油等原材料,日本人又跟到非洲。对于中国来讲,如果我们想办法从中亚以及俄罗斯进口石油是比较好的。因为陆路的成本比较低,而且这些国家政局相对比较稳定,也不经过马六甲海峡。而日本也跑来,我们已经跟俄罗斯谈好要修建一条从西伯利亚到大庆的石油管线,日本人就跑来做工作,背后“横刀夺爱”,这个管线改道了,从西伯利亚到了日本海。俄罗斯人为了不得罪中国,搞了两条管线,一条修建到日本海,60%的石油从那走,另外修了一条直线到大庆,不管怎么说,日本人“横刀夺爱”成功了。

欧盟的欧亚战略相对比较简单一些,只是两个方向,一个是东扩,已经到了东欧;另外一个就是南下,最近发生的利比亚战争跟欧盟的南下战略有关系,

美国的欧亚战略里还有一个原则是敌对国不能成为强国,强国也不能成为敌对国。如果你是我的敌国,我一定不能让你变成一个强国;如果你是一个强国,我就想办法使你不能变成我的敌国,所以美国对中俄之间的关系比较警惕。另外,对于中国本身来讲,美国始终在台湾问题上采取一种“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的战略。这个政策得利最多的还是美国人。同样,美国也不希望中国和日本搞好关系。

当前国际形势的第六个特点是非国家行为体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重要角色。

传统的国际关系主要是领导人之间的、官方之间的、政府之间的关系。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出现了一些非国家行为体,比如城市和城市之间,北京和莫斯科、东京、纽约可以建立友好城市关系。还有一些跨国家行为体,像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欧洲联盟。还有一些非政府的国际组织,比如红十字会等都很活跃。

非国家行为体,还包括人。人分两种,一种是非常杰出的人,一种是一般的人。非常杰出的人也分两种,一种是正面作用非常杰出的人,一种是反面作用非常突出的人。正面作用的,像萨马兰奇,他是国际奥委会的主席,曾经为中国申奥做出贡献,中国政府很感谢他。反面人物,比方说本·拉登,这个人是一个符号。本·拉登既不是一个政府,也不是一个国家,但他的能耐以及以他为旗号的这股势力的能耐,能够对国际格局的面貌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他是一种国际政治行为体。

那么,作为一般的人会不会对国际政治产生影响?也会的。现在是一个全球化时代,有很多跨国婚姻,自然在不同国家之间产生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产生了不同的国际关系。比方说,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面积比整个中国还要大,但那里人口只有3000万,而我国东北已经超过了1亿人,这时我们有很多人到俄罗斯西伯利亚种田、做生意,很多俄罗斯的姑娘嫁给中国小伙子。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以前我们称呼第一代中俄混血人为老毛子,第一代生的孩子叫二毛子,第二代叫三毛子。中国人同化能力非常强,生第一代的时候80%像中国人,再往下生的话,就99%像中国人。这么一个强大的能力使俄罗斯政府感到有点担心。因为中国人口多,中国现在男女比例是117:100,如果用这个数字来统计,中国有3000多万适龄男青年找不着对象。这个数字等于哈萨克斯坦全国的人口,加上乌兹别克斯坦全国的人口,加上吉尔吉斯斯坦全国的人口,加上塔吉克斯坦全国的人口,加上蒙古人民共和国全国的人口。而这些国家,尤其是俄罗斯,从“二战”开始女的就比男的多,最严重的时候男女比例为1:7,这种状况到现在都没有彻底改变。这个例子可能比较特殊一点,说明一般的人对国家关系也会产生影响。所以,“黄祸论”这个说法没在别的地方出现,就在俄罗斯出现,因为他们认为黄色人种对他们产生威胁,对中国的移民有一种戒心,他们担心放开的话,西伯利亚会被中国人同化掉。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