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的启示(5)

核心提示: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晚清70年,二是民国38年,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迄今的62年。到现在也不能说文化的近代转型已经完成;晚清70年的文化思潮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与回味的时期,清末文化觉醒活动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后来新文化运动跟它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它们的思路是一致的,即认定中国必须进行文化革新。

再说一件事,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了第三次文化路向之争。就是围绕着“中国本位的文化论”和“全盘西化论”两种完全对立的文化主张发生的争论。“中国本位文化论”的背景其实是国民党、蒋介石的文化论。蒋介石提倡过“新生活运动”。“新生活运动”是其名,提倡旧道德是其实。无非是大力鼓吹以“四维”、“八德”为准则的修身律己的固有伦理观念,并且把孙中山的思想也解释成来源于孔孟之道,企图用这些东西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对“四维”、“八德”的解释完全是传统的解释,中心思想就是要求人们承认他们的正统性,服从他们建立的统治秩序。“中国本位的文化论”就是把这种思想用文化建设的名义在CC派的支持下发表出来。他们说,如今“在文化的领域中,我们看不见了中国”,要求恢复“中国文化的声音”。那么,他们心目中的“中国文化的声音”是什么?他们回答,是民族主义。在中华民族受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严重局势下,提倡文化必须反映反侵略的民族精神,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把民族主义解释成“中国文化本位”的唯一性质,那就成问题了。做出这种解释的是陶希圣。他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篡改成了“一民主义”,只讲民族主义,不讲民生主义和民权主义了。按照这种解释,中国文化就仅仅是民族主义文化,发展下去就是绝对的种族主义文化。后来有些“中国本位文化论”的发起者也觉得这个解释不行。于是他们就针对各方面的批评,联合写了一份《我们的总答复》。他们解释,所说“中国本位的文化”就是要求文化符合中国“此时此地的需要”。“总结起来,中国此时此地的需要就是:充实人民的生活,发展国民的生计,争取民族的生存”。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解释其实是在提倡“二民主义”,有民族主义、民生主义,就是不要民权主义。这个解释本身掩盖了一种意图,即排斥从国外引进民主共和的制度,反对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要建立“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制度。

“全盘西化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陈序经。1934年,他将在德国留学时写好的《东西文化观》一文和新写的《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书发表,正式论述了在中国实行“全盘西化”的文化主张。他想当然地、完全是书生气地断定中国应该全盘西化。实际上怎么能全盘西化得了呢?他说他也不信基督教,他写的文章都是用汉字写的,可见他也没有全盘西化。“全盘西化论”一提出,便受到了许多人的批评,赞成者寥寥。没多久,表示过赞同“全盘西化论”的胡适也改了口,说他认为不如改作“充分世界化”为好。

抗战时期的这次文化路向之争很快就过去了,因为战争期间不可能充分展开讨论。到了抗战末期,考虑我们国家前途的事宜提上了日程,形成了两个“中国之命运”之争。一方的代表作是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另一方的代表作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这次两个“中国之命运”的争论,自然也包括了两种文化观的争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里,高扬起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大旗,而且十分明确地肯定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成绩,把中国共产党人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继承者和发扬者的地位上做出阐释,从而将新型的中国文化思想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总之,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晚晴70年;二是民国38年;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迄今的62年。当然,到现在也不能说这一转型已经完成。现在我们提出文化体制改革,我国的文化事业还是处在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一段,无疑是中国文化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段。我们要建设成一个符合中国国情新型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任重而道远。我们有过巨大的成绩,也有过深刻的教训。现在按照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大家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文化建设的事业中,前途一定是非常乐观的。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编辑:刘斌)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