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十年教育改革“全面失败”?(2)

美国十年教育改革“全面失败”?(2)

当代美国教育改革历程

20世纪50年代 “新课程”运动

1957年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美国为之震惊,公众认为这是进步主义教育偏废基础性、系统性,降低学术标准所造成的恶果。1958年,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确立了以培养高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新体系。该法案拨专款资助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三门“新三艺”课程的研究和改革。

20世纪60年代 促进教育 机会平等运动

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初、中等教育法案》,各学区贫穷儿童的资金由各州和地方政府控制。1968年,国会通过《双语教育法案》,为那些英语能力较差的低收入儿童提供联邦资助。教育的主要目的变为消除贫困和种族歧视,新科学和数学课的讨论让位于补偿性教育和基础课程的提议。

20世纪70年代 “恢复基础”运动

这10年,美国入学人数减少,考试成绩下降。人们开始反思到底应该怎样教育儿童对付能源危机、城市拥挤、犯罪增加以及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家长、市民团体、政客联合发起了恢复基础运动和教师责任运动。运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减少选修课,增加必修课,恢复教师的主导作用。

20世纪80年代 学校重建运动

美国社会开始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提高教育质量和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1983年4月,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美国社会再次掀起了与“恢复基础”性质相近的学校重建运动。各州制定了较高的毕业要求,统一了课程的管理,增加了对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考核,提升了对教师的资格要求。

20世纪90年代 教育选择与国家标准运动

美国历来没有国家统一的教育制度,也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1991年和1993年,老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分别公布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吹响了美国教育标准国家统一化的号角。改革提高了四年级、八年级、十一年级学习方面的严格程度,所规定的较高的标准也影响了各年级的水平。家长有权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各校的教学情况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私立学校或公立学校,而不受学生家庭所在地的限制。

2000年起 学校教育与工作需要相结合运动

这次运动的教育目标包括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场所顺利过渡,信息技术的培训以及强调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决策能力、团体合作的课程设置以及雇主认为今日、未来雇员应有的技能等方面。职业教育计划成为普通教育的一部分。2005年1月14日,总统小布什公开强调,教育要保证每一个高中毕业生具有在大学和全球性竞争的工作场所取得成功所需的技能。

资料来源:陈晓端、闫福甜《当代美国教育改革六次浪潮及其启示》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