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人均GDP末位省份为何投资高位增长

贵州:人均GDP末位省份为何投资高位增长

核心提示:在国家统计部门公布数据前,贵州各级经济职能部门的官员已在内部传递这一消息,本报接触的官员往往还接着感慨,“北京排到了最后一位”。

贵州省通过干部考核与管理、地市级银行资产重组上收、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和财政收支转移等手段,从整体上推动投融资领域的作为,“这些资源都在加速向省一级的决策部门聚集”。

人均GDP末位的贵州省,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速14%,位列全国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4.6%列第一。在国家统计部门公布数据前,贵州各级经济职能部门的官员已在内部传递这一消息,本报接触的官员往往还接着感慨,“北京排到了最后一位”。

因为发达区域经济增速趋缓,中国各界正在关注如何应对下行趋势。上半年全国GDP增长超过7%的底线,国家统计局数据称达到8.1%。尽管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仅占全国1.3%,但增速高出平均值近15个百分点。

与国内其他欠发达地区类似,贵州长期受制于土地征收矛盾、环境承载压力、高端人才引进困难和较低的资金到位率。外界还传出贵州省有一项3万亿刺激计划,虽然当地已予以澄清,但在非常时期仍维持过去4年的高速增长率,其背后因素也引起关注。

本报记者实地采访显示,贵州省通过干部考核与管理、地市级银行资产重组上收、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和财政收支转移等手段,可能进一步整体上推动投融资领域的作为。“这些资源都在加速向省一级的决策部门聚集”,当地多名经济管理部门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

8月8日数据公布当天,贵州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两份酝酿多时的文件讨论通过:一是将财税领域省管县更大范围推广,希望将市辖区的财政收支也纳入省级统筹;一是将建立一家省管矿产资源投融资平台,加强对当地珍贵资源的运筹力度。

资金运筹瓶颈

与其他省市区一样,贵州已经完成了四级党委政府的换届。在贵州省委大院门前,横挂着一条红布标语,称要苦干五年实现赶超发展。而高层选择的战略是通过加大投资,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以经济增量解决当地贫困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困难。

前省委书记栗战书在任职讲话中即提出这些观点。栗战书一个月前工作调动后,59岁的省长赵克志接任省委书记,基本思路得以在今后延续。此后外界传出贵州将施行3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后贵州省旅游局对外解释,这是对今后10年区县相关旅游投资的一项研究数据。

在中央财政增幅收窄,货币政策调整的情况下,贵州省发改委2012年制定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为7650亿元,较上年猛增50%。而县市一级的计划归总后可能超过1万亿。主要的投资板块是电力、交通和资源性产业。除此以外,当地官方未公布更大额的指标。

贵州投资“逆袭”:人均GDP末位省份为何高位增长?

现有计划也面临资金从何而来的问题。贵州省政府称1-7月完成该数据约3980亿元,同比增长57.8%。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该省1-6月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约1962亿元,增长34.6%,全国增速仅为20.4%。

贵州省统计局一季度资料显示,项目资金到位情况是投资领域主要问题,中央投资项目到位资金下降和国内贷款增幅收窄是重要因素,因此造成的当地建筑企业应收账款即超过1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80%。

民间项目投资的资金到位率更为当地官员诟病。一位曾担任地级市秘书长的官员说,不少外来项目,一旦政府无法为其协调银行贷款的情况下,投资方能出资约10%已经算比较好的了,而且还要要求税收减免。如果资金充裕,投资者很少会选择到贵州投资非资源性实业。

今年从浙江省常务副省长任上调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的陈敏尔,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促进贵州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的发展。陈8月8日会见贵州省工商联新一届负责班子时,又再次提出支持民资的观点。

对即期的项目资金需求而言,贵州省的公共财政也很难转化为大额投资能力。一位地级市人大常委会高层对本报记者说,贵州各级一般预算内的财政(包括中央转移支付)主要用于保证政府运转,今年至今也还没有调整预算资金扩大投资的举措。

但省发改委熟悉资金情况的人士则称,贵州省交通、铁路、电力等部门在国发2号文件(全称为《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后,从各个归口部委和财政部申请的财政性投资资金,总量可能有500亿元以上,在全国省市区中占比明显上浮。

今年1月发布的国务院2号文件令贵州看到希望。去年7月下旬,贵州省发改委接到指示,要迅速草拟一份中央支持贵州发展的文件初稿。这份初稿以中央和国务院的口吻,具体列出贵州各地近年希望投资的项目,以及希望在资金层面获得政策支持。

参与其事的人士透露,在20多天时间里完成的初稿,由各个部门向国务院部委报送征求意见,并由40多个部委到贵州实地考察后报国务院办公厅。但最终有几个重要政策未见于公开稿件;还有几项政策目前尚未能实施;这对投资计划的资金链有一定影响。

一是初稿提出了对口支援政策的具体指标,由东部的10个发达地级市拿出一定比例财政收入援建贵州的9个地州市。当时希望这部分能达到贵州省现有财政预算总量的2-5%左右,但最终文件将对口支援仅作了原则性表述。二是初稿中希望建设两个由中央财政支持的水利和教育专项资金未能列入文件。

贵州省管企业在直接融资方面并未有很大体量。省发改委方面透露,今年省管企业计划发行的企业公司债的规模仅约70亿元。上半年省内各类企业的债券融资也仅约101亿元。证监会近期承诺优先批准西部区域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于贵州省内公司的影响暂未显现。

间接融资中目前热门的信托产品,在贵州发展缓慢。因此银行贷款仍是最重要项目融资渠道。2号文件提出的央行再贷款倾斜一度施行,但其提出的降低贵州省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在目前严格的金融管控下尚未实行。

当地资产总量前三的一家城市商业银行高管对本报记者说,今年监管机构对当地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仍实行行政控制,即便在满足存贷比等指标的情况下,也不敢超量放贷。目前,几家贵州省设立的城商行今年可贷款的额度已不大。其他商业银行也很难从其总行获得整体信贷额度的更多份额。

而国有政策性银行对贵州地方政府融资合作的额度虽不断上升,但熟悉该领域的政府官员说,一方面当地项目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审慎性要求,另一方面国家整体政策趋紧,往往实际贷出资金需要较长时间,有的合作框架签订后,能实际落地的资金不到20%。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