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的领导,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从干部培养、人才使用、制度创新上提供组织保障,从战略布局、产业布局上理清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用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举措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八大产业领导小组,领导产业发展和项目运作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引项目、搞协调、解疑难上,要正确处理分管日常工作与八大产业重点工作的关系,科学分配时间,细化工作计划,对制度化、程序化的日常工作,依靠服务和职能部门运转,对非程序性的工作集中时间予以解决,腾出足够的时间谋划项目、争取投资。要加强对企业改革的领导,市深化企业改革领导小组要加强调查研究,加强督促检查,及时解决改革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各县区党委、政府要把工业发展和企业改革摆在突出的位置,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靠前指挥。分管领导要全力抓,切实负起分管责任,努力做到工作不松劲,力度不减弱,标准不降低。市、县区企业主管部门对企业改革担负业务指导责任,要主动入驻企业,指导改革,帮助企业制定改制方案。有关职能部门要从全市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积极支持企业改革,不推诿扯皮,主动降低门槛,认真搞好服务。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企业改革的全过程。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站在改革前列,既要大胆推进改革,又要把工作做深做细。要强化责任考核,加强监督检查,市委、市政府年终将对企业改革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考核。
二)继续解放思想。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从一定意义上说,市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是思想观念的差距。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不惧风险,不畏困难,敢于打破禁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在发展理念和方式上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的思维谋划未来,以宽阔的视野和务实的精神探索新路,更加深入地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更加主动地拓宽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把改革开放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工作常态,贯穿于事业的方方面面,积极探索推进科学发展的新途径、新措施。要在看待发展成效和工作业绩上解放思想,一个领导工作好不好,一个地方发展快不快,衡量的根本标准在人民群众,不是推动了科学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应该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三)领导率先垂范。应该认真学习经济知识和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要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工业经济转型中有所作为,培育八大支柱产业中有所作为,解决难点问题、探索创新上有所作为。要选拔重用能干实事的干部,对于个别在岗不作为的干部要批评教育甚至采取组织措施。工业各相关部门都要注重抓班子带队伍,努力建设一流领导班子,形成一流干部队伍。一是要领导垂范,真抓实干。大力弘扬“人一之、十之,人十之、百之”甘肃精神,树立务实为先、真抓实干的思想,实实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增强到位意识,做到思想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靠实绩彰显科学发展,用具体行动兑现诺言,把工作落实在发展和为民上,使我事业在实干中求突破、实干中谋跨越。二是要争创一流,追求卓越。领导干部要牢记自己肩负的职责,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用心想事,激情干事,始终保持一股冲劲和闯劲,把心思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把精力集中到抓工作落实上。坚决摒弃“一般化”工作态度,对重点工作抓住不放,一抓到底。三是要互相支持,精诚合作。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要服务于企业,企业要支持政府的工作。各级政府是由职能部门组成的有机整体,工业发展需要多个部门协同作战。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发扬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对需要协同处理的工作,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绝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见了好处不松手,有了困难绕道走。四是要落实政策,兑现承诺。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要以实际行动维护党委、政府的威信,建立健全抓落实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和严格执行责任制度、督察制度,使各项工作件件有着落,各项承诺件件能兑现。要敢抓敢管,坚决纠正影响发展的错误观念,坚决制止阻碍发展的不当行为,坚决处理破坏发展的典型事件。
四)营造良好环境。对内是生产力。要努力为工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宣传部门、新闻媒体要把工业经济发展的报道放到重要位置,安排更多篇幅,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工业、重视工业、支持工业发展的浓厚氛围。要把优化发展环境当作长期坚持的基础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当好参谋,搞好服务,建立支持企业加快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