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宏观经济热点与政策(2)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存在危机隐患有二:一是房地产,二是影子金融体系高利贷。我国只要把房子的安居功能好好发展起来,把投机功能抑制住,中国的房价有法解决。高利贷,银行难受点,国家没准备把它接过去。经济无非两个动力:一是消费,二是创新。我们的问题是创新不足。调结构是动态的,各国都在调结构,但都不顺利,我们一定要务实地去做。

西方经济学有一基本理论,生产最重要取决于需求,生产什么东西不算多费劲,费劲的是要把这个卖掉。而需求从哪里来呢?从现在给出的2012年一到六月份的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内需我们叫社会零售总额,即消费这一块增长的一点都不比去年低。在投资方面,我国上半年也有20%的增长。出口一、二月份不行,到五、六月份呈现爆棚式增长,即我国上半年的出口也没下降。由此说明我国是有需求的。但是,有需求为什么生产不足呢?问题可能在于,有需求、想生产,但是没有流动性。换言之,没有充裕的贷款。那么,到底中国经济有没有流动性?为此,我国开始降存准率。降0.5个存准率等于是向社会扔出去近五千亿的流动性。由去年到现在我国存准率降了三回,结果显示,银行具有流动性。倘若没有流动性,降存准率就可以了。可是具有了有流动性,企业不借钱,那就是不愿意干。为什么有需求,有流动性,企业不愿意干呢?就是利润太差。怎么办?要降低企业成本,要提高企业利润。

中国央行在“稳增长”的背景下两次降息,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首次实施不对称降息以支持实体经济。另外,全球都降息。如果人家搞QE3,即第三次量化宽松。你不与人家同步,意味着人家把全球搞成通货膨胀,你替人家扛着;人家把全球搞成通货紧缩,你还替人家背着。如果我国降息之后到八月份还不行,还得降,再不就得减税。现在也放出这话来了,叫做结构性减税。即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换言之,左手给你减,右手捞回来。现在我国整个财政开支中的70%都用于民生。用于民生的财政开支和用于投资的财政开支不是一回事。用于投资的财政开支可以是一次性的,好比是把钱拿出去修一座桥,桥修完了,在桥头修一座收费站,就可以挣钱了。用于民生的财政开支是永续性的开支。永续性的开支要求有永续性的收入。一旦没有了,就会变成希腊现在这个样子。

由于我国财政开支的结构变得更多地关注民生,于是我国的财政开支就变成了刚性开支。因此,如果进行结构性减税,第一步很可能做的是出口退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有消费、投资、出口。中国的消费由改革开放到现在增长一直是排全球第一的,没有哪个国家消费能比中国涨得快。我国再想消费快,几乎不可能了。看我国的投资方面,那四万亿出去之后,现在批评四万亿的人比支持四万亿的人多。现在也不敢把四万亿2.0版再拿出来使用。由此就剩出口了。除了欧洲情况比较糟糕,美国整个的消费是在恢复的。金砖国家也是在恢复的。日本也是在恢复。因此,把外需弄起来,我总感觉还行。其实,汇率对出口影响不大,真正大的是出口退税。我国今年四月份集中处理了一批出口退税,五月份出口就爆棚。

我国汇率已经涨30%,可是贸易顺差依然下不来。从我国的外贸结构来看,基本上出不了逆差。我国外贸的一半是加工贸易。就是进口零部件,在这边儿组装,然后卖最终产品。这个过程要想出贸易逆差,情况只有一种,那就是最终产品的售价比零部件成本价还低。这事儿根本不可能发生。

另外,我国转换外贸的增长模式,归根结底就是要增加中国在产品中的附加价值。这也是在增加贸易顺差。由此可见,我们的目标是要降低贸易顺差,手段却是在增加它。此外,现在中国人不生产牛仔裤,欧洲人要光屁股。中国人不生产鞋,美国人要光着脚满地跑。现在世界分工格局几乎已经定板了。这个时候非逼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制造产品涨价。即便是涨价了,他们还是得要中国的产品。因此,中国贸易顺差的问题从根上解决不了。

第二,资产价格胶着。对于房市,中央讲的很清楚,抑制的是房价过快增长,从来没有提过促使它崩盘。大家客观地想想,北京房价从2000多元涨到20000多元,涨的过程对中国经济是什么影响,大家都看到了,也品味到了。那么,房价如果下来 50%会产生什么结果?产生什么现象?你见到过吗?你试过吗?没有,没有的情况下没法预测,这是第一;第二,有哪位领导敢试试全国房价崩30%,会是什么情况?没人敢试。从其他国家来看,美国房价一崩,闹的是世界危机;日本房价一崩,闹的是20年停滞不前;西班牙房价一崩,债务扛不下去了;香港房价一崩,弄出一堆负资产阶级。因此,现在最好是控制住房价,不要让它过快增长。房价不涨了,要买房的人感觉有了希望;房价没有大幅度下跌,已经买房的人感觉资产没有缩水。同时,36000万套保障房给真正困难的人以很大的希望。其实,无论政府还是银行都不希望房价下降。有房人,不希望房价降那么,没房的人希望房价降吗?你说希望,错了。没房的人也就是交首付刹那间比较纠结,首付交完后转身就开始想,怎么还不涨?事实上,房子有两种功能:一是安居,二是投机。看一座城市的房价关键要分析,这座城市的房价是由安居因素决定的,还是投机因素决定的。由安居因素决定,遵循的是商品规律,由投机因素决定,遵循的是金融规律。我国只要把安居功能好好地发展起来,把投机功能抑制住,中国的房价有法解决。我国住房问题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我国城镇的自有住房率达到89.68%。晚上你到大街上去看,有人站在大街上没地去的吗?没有吧。无非住的是买的、或是租的、或是保障的。在这种情况下,我真觉得房市不要大起大落,要稳住。

股市现在不死不活,不好弄在什么地方呢?因为金融的基本功能是有效配置资源。在资本市场中间主体有三个:一是投资者。它看准的是股市的财富效应,进去要发财。二是企业。它是看准了股市或者资本市场的集资效应,进去要圈钱。三是国家。国家进来之后就是为了利用资本市场的这种能力,把企业的运行更加规范化。三个主体目标不一样,有想赚钱的,有想圈钱的,有想治理结构的。三方的交叉点就是有效配置资源。如果股市能够做到有效配置资源,三方的要求就都能满足;如果股市背离有效配置资源的基本功能,就成赌市了。赌场的特点不是配置资源,而是配置收入。现在中国牵扯到资本市场的人太多了,好几亿。如果资本市场回归不到其应有的功能上,便会岌岌可危。因此,股市必须要围绕着有效配置资源来做。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结构调整陷入两难境地。要调整就必须放缓速度,可是,放缓速度跟稳增长又形成一对矛盾。问题是转换增长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它是手段还是目的?它是过程还是结果?它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有没有一个尽善尽美,好的不能再好的模式结构摆在那儿,让全体中国人努力朝那个方向走?没有。因此,我们就得结合中国国情,结合世界环境考虑产业结构调整这件事情。形象地来看产业结构的转换,最低端的经济体是树上结什么,地底下埋什么,揪下来、挖出来卖了。稍微发展一点,就把这些原料加工成产品。再往前发展原料不够了,进口原料,加工之后再卖,这叫做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我国现就处在这个阶段。再往前走就是我投资你生产。再往前走,我连投资都不做了。我教你投资,你去投资,他来生产。时下,国际上投行厉害的很。再往前走,估计就得卖“胡思乱想”了,诸如软件。

事实上,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从来没停顿过。1980年我去蛇口,那儿有一个三洋收音机厂,定位为高科技。我疑惑,一个收音机也高科技?问后方知,这个收音机里面没有晶体管,里面是集成电路,里面有百八个零部件。尽管当时中国生产出了水压机,生产出了万吨巨轮,但是真正的流水线生产水平就是百级零部件的水平。不管怎样,我国在生产收音机方面已经与国际的生产方式接轨了。1979年,我国开始进口黑白电视,1982年开始组装黑白电视,同时进口彩色电视,1985年开始大规模组装彩色电视。1995年,中国的彩电打遍天下无敌手。这时的中国家电生产水平达到千把个零部件。中国在千级零部件的产品上已经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了。然后,我国进军小汽车领域。入市的时候,我们特别担心小汽车领域被冲垮了,那时候我们自己的车真的不行。你看看现在,我国组装的车基本上在2005年都过关了。现在我国做动车组,做大飞机,那是千万、百万级的零件。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