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考研依旧“高烧不退”:为了更好的就业

2013考研依旧“高烧不退”:为了更好的就业

核心提示:为了就业or逃避就业?

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其中硕士生517200人,博士生67216人。而在200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总数还仅为26万多人,10年间翻了一番。

扩招的结果,导致一些学校的导师一人要指导多名研究生,有的甚至要指导多达二三十名,有些学生一年也没见过导师几回。公众的担忧随之而至。        

事实也多少印证了公众的担忧,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每况愈下。2009年至2011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连续3年低于本科生。        

这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怪圈,许多人为了逃避就业难而选择了考研,但研究生毕业之后同样面临就业难题,甚至处境比本科生还要艰难。      

面对导师不堪重负、学生怨声载道的现实,专家呼吁,研究生教育亟待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一方面扩招要紧急“刹车”,另一方面提质需“加速”,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深层次改革。

2013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进入倒计时。2012年11月11日,烟台某高校一间专门给考研学生复习用的教室黑板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距离考研仅剩55天”。

法治周末记者推开这个位于一楼的考研教室门,吱扭的开门声没有引起任何一个学生抬头。所有的学生几乎都被埋没在平均30厘米高的书堆里。

这一天,是所谓的“光棍节”,教室外,许多人忙着在天猫等电商网上抢购打折商品,电商瞄准商机,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大肆发布打折广告,结果赚了个钵满盘满。

网络上热闹非凡的事情,与这里埋头苦学的考研一族无关。他们似乎与外界绝缘了。这个冬天流行什么颜色?微博上最热闹的事情是什么?跳水名将郭晶晶和谁结婚……这些人们津津乐道的八卦、趣闻,通通入不了他们的“法眼”。

在他们的心里和眼里,都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考研,考研,还是考研。甚至在他们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当中,许多人已经忘记当日是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他们记住的只有考试倒计时。

至于为什么要考研或者是为什么要执著于考研?答案莫衷一是。寒门学子回答说为了寻找更高的平台,富家子弟称为了完成父母的期待,绝大多数人则是为了更好找工作。

尽管对于多数人的选择,现实已经投了“半否决票”——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甚至不如本科生,但许多人还是执迷于考研。

事实上,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怪圈,许多人为了逃避就业难而选择了考研,但是研究生毕业之后同样面临就业难题,甚至面临的处境比本科生还要艰难。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要过着“猪一般”的生活,只为了走上“读研路”?

有统计数据显示,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经连续8年达到百万人以上,并且连续3年以每年超过10万人的幅度增长。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已于10月31日截止,而现场报名信息确认还在进行。因此,有专家预计,今年报名人数或达到180万人,将再创新高。

考研平台论

北京,清晨7点。

太阳还没完全跳出地平线,天边呈现出一抹慵懒的橘黄色。形色匆匆的上班族们带着还没睡醒的倦色,涌向一个个地铁口。

此时,出生在山东日照农村的李东在北京某考研辅导机构为他们单独设立的自习室里,面前的《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命题人1000题》已在他面前摊开了半个多小时。

桌面上、课桌内堆满了考研书籍,一箱箱的辅导书在地板上星罗棋布,如同地雷阵一般。

在中国矿业大学附近某企业驻京办事处的二楼,记者发现,这里有一个能容纳30余人的小型自习室。为了避免外界干扰,教室的窗户都已用报纸糊住。

教室前的黑板上除了醒目地提醒着考研倒计时外,还有各种笔迹的英语短语和专业课的板书。黑板旁贴着这一考研机构为考生们设立的课程表和日程表。

法治周末记者发现,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机构为他们设置考研课程或阶段性考试。

李东告诉记者,考试会有专门的老师为他们批阅试卷,通过一次次考试,他发现自己比去年进步了许多。对于本周即将进行的考试,李东很有信心。

参加这一辅导机构的学习所需花费价值不菲。对于自己的费用,李东并不愿透露,只是含糊地提到要5万元至10万元不等。

由于教室还没有开通暖气,坐在最后一排的李东依旧裹着厚厚的黑色毛呢外套。

“冷点好,冷了不困。”

上午10点多,李东合上了面前的书,喜滋滋地说,政治经济学这一单元是最难的,终于做完了。

“正确率能到70%呢。”

随后,李东拿出了一个自制的计划簿,这本用A4纸订在一起的计划簿上已经密密麻麻写了李东对自己每天的要求、计划和总结。

“从倒计时100多天前开始做详细计划。”李东解释说,“按照每10天一个周期,每个小时都对自己有详细的要求。”

记者无意中问起李东当天的日期,李东一脸茫然。他说,我只知道现在是倒计时多少天,真不知道是几月几号或者周几。

一边说,李东一边轻快地划掉了“做完政经”这一任务。

毕业于一所二类本科院校的李东今年是第二次参加考研。2012年6月毕业后,李东收拾行李,来到北京。

而他的考研目标从大二开始就一直如一——北京大学行政管理。

不少考生会先选择城市,再选择学校与专业。李东说,自己这样,是因为高等、优质教育资源都集中在一线城市。

在北京生活的他一个月的生活费大概要1000多元,提到钱,没有收入的李东并没有沮丧,而是很有精神。

李东告诉记者,曾有用人单位看重他,如果现在工作每个月月薪起点为两万元。而第一次考研之后,在学校时参加校园招聘的他也曾拿下月薪5000元的OFFER。李东认为自己的志向并不仅仅如此。

“小试牛刀,我并不想工作,只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当记者问及李东,考研是为了什么的时候,李东一点都没有犹豫。

李东称北大行管为“自己的理想”,从大二已确定考研目标的他,提前一年就买了考研专业书,开始大量参加考研的讲座和培训。他也曾来北大感受考研复试的气氛,由于冲刺期“状态不好、太自信”,李东的北大梦夭折了。

李东并不打算从事学术研究,他认为北大的研究生其实更像是自己事业的“敲门砖”。只有到了名校才能有更高的平台。

“考上研究生,我的主要精力会放在赚钱上,学习就突突击。”李东说,“发展人际关系,利用北大的资源多看些实用性的书,这些会是我的重点。”

李东称自己是“穷人家的孩子”,他认为,毫无社会关系可依靠的自己,只有靠公平的考试,读到更高的平台上,才能认识更多高水平的人。

而李东的这一考研目的得到了他大学时期导师王辉的认可。事实上,“很多学生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考研,在大三下学期开始,受周围同学影响,才跟风考研,仅是随大流”。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