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北第一村”文化焐热炕头

“京北第一村”文化焐热炕头

“走过了街绕过了弯,转眼来到村中间,今天不把别的表,夸夸咱帽山的村容好……”正在帽山村“妇女之家”练快板的王淑芳,一见到我们立刻把姐妹们招来,聊起了村里越来越红火的“炕头文化”。

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帽山村号称“京北第一村”,我们从市内开车过去竟花了两个多小时。夏季的青山绿野此刻已层林尽染,掩映在浓浓秋色中的小山村显得格外妖娆。王淑芳告诉我们,过去他们村家家搓麻,这几年,他们村因为文化活动搞得好,成了有名的文化村,绝活儿“二奎摔跤”还入选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

村子的转变缘起两个女人创作的一个小品。

“那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当时村里打麻将成风,有的小两口常为打麻将生气、打架。赢的人总想翻番,输的人不甘心又想翻本,一来二去,你争我斗,将村里弄得乌烟瘴气。看到这种现象,我就和村里的好姐妹张淑萍商量,共同编写了一部小品《劝丈夫》。小品编好了,但剧中的男主角没人愿意演,都觉得丢面子。实在没办法,我就自己女扮男装演上了。”说起往事,王淑芳依然记忆犹新。

“人家一掷四五六,咱们一掷一二三,骰子里面灌了铅,哪有咱们赢的钱?”这都是我们当年编的词,张淑萍接着说,“王淑芳将男同志在麻将桌上的一举一动表演得活灵活现,很多人在小品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意识到了天天打麻将的坏处,渐渐地村里打麻将的人越来越少了。”

没想到,《劝丈夫》的成功一下点燃了王淑芳们的创作激情。村里的妇女们开始天天在一起想段子、练段子,段子内容有劝人戒赌的,还有计划生育的、婆媳关系的、农村新风的,再套上流行歌曲的调,给大家一演,乡亲们都说:这自编自演自唱的东西比电视里还好看呢。再后来,她们不仅搞了一场轰动的村级春节联欢晚会,还把帽山村扔了多少年的花会也拾了起来,一直在主事的王淑芳也因此得到了村民的认可,2004年村委会换届选举,她被推选为村妇代会主任,成了一名村干部。

“当上了村干部,我觉得自己的担子更重了,特别是前年村里成立‘妇女之家’以后,根据村里年轻人少、男同志少的实际情况,我们女同志把发扬传统文化的重任主动担了起来,不仅成立了文化协会,还利用“妇女之家”的经费,给大家添置了很多行头,现在我们办花会的行头就值10万元,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王淑芳说。

王淑芳说的花会指的是传统的扭秧歌、划旱船等春节期间的民间演出,而传统文化则特指帽山的绝活儿“二奎摔跤”,为了让我们一睹真容,村里的姐妹们还盛装给我们来了个现场表演。

一边看,王淑芳一边在旁边讲解。原来,帽山村在清朝时是镶黄旗的军事驻地,“二奎摔跤”就是满族特有的民间体育活动,表演者要身背一个木架,上安装两个可以活动、着不同服饰、呈摔跤状的满人道具,脚穿靴子,两只手也套上靴子,分别作为两个满族人之双脚,然后使出各种技法,使满人道具做出扫堂腿、就地十八滚等各种摔跤动作,这个看上去两个人的精彩摔跤其实是一个人在表演,令人啧啧称奇。

王淑芳说,这个绝活儿过去村里只有几位八九十岁的老人会,而且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是只有男人能演,王淑芳她们这帮妇女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还练就了一套绝活儿,成立了女子二奎表演队,“为了把‘二奎摔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我们这些妇女不仅成了表演队的主力,也成了‘二奎摔跤’的第一批女传人。经过没日没夜地苦练,现在我们这些女跤手‘摔’技惊满乡,不仅在我们村里演,还先后到乡里、市里巡演,2010年,我们的‘二魁摔跤’还有幸走进文博会演出,并荣获优秀组织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说话时,王淑芳的眼里充满自信,更有着农村女性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跟随采访的喇叭沟门乡宣传委员武艳慧告诉记者,现在王淑芳已经成了大家都知道的文化女能人,今年她全家还作为北京市唯一一个家庭宣讲团,参加了北京市举办的迎接党的十八大“党在百姓心中”百姓宣讲团。她说,过去很多人并不相信文化发展能对社会进步起多大的作用,现在帽山村拌嘴的少了,邻里和睦的多了;打麻将的少了,能歌会唱的多了,帽山鲜活的例子改变了许多人的看法。乡里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各村“妇女之家”的作用,让炕头文化走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姐妹们的身边。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