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北京口腔医院技工中心工作人员冯征踏上去怀柔山区的路,不为赏景,只为看看患者王大爷的假牙还好不好使。
一见面,老人就兴冲冲地跟冯征说:“这牙可好了,我都能啃鸡爪子了!”他还特地拿出两块饼干,咔哧、咔哧地嚼起来。冯征欣喜地发现王大爷因为戴了假牙,原先干瘪的两腮饱满了,脸色也红润了。
冯征与王大爷结缘是在2009年,这一年,市政府实施了一项惠民工程——为全市60岁以上全口无牙低保老人免费镶牙。冯征所在的北京口腔医院承担了接收疑难病例转诊和义齿制作等任务。很多老人多年无牙,牙龈萎缩严重,医院专门成立了志愿专家组,到怀柔、平谷等远郊区进行疑难病例会诊。冯征就是志愿者之一。
冯征第一次见到王大爷是在怀柔牙防所。王大爷告诉冯征,他们老两口儿都已经70多岁,家里只有一个久病无法工作的儿子,一家三口靠种菜维持生活,后来申请了低保,日子才渐渐好起来。村党支部刚把政府给免费镶牙的消息告诉王大爷时,他怎么也不敢相信,仔细问了三遍,生怕是自己听错了。他回家告诉老伴,老两口儿高兴得不得了,第一批就登了记。由于老伴的口腔情况好,一分钱没花,很快就戴上了假牙。
“旧社会我们有牙没饭吃,新社会我们有饭吃牙没了。只能用上下牙床子磨着吃点东西。”说起自己的牙,王大爷边说边笑,用手遮起了自己的嘴。
望着老人低平的牙床,冯征心里一紧:对于低收入甚至没有收入的老年人来说,镶牙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全北京得有多少老人像王大爷这样过着用上下牙床吃饭的日子呀。
随后的三个多月里,在不耽误正常门诊的情况下,冯征和同事们加班加点,精益求精,制作完成588副义齿,相当于以往一年的全口义齿制作总量。“这些义齿不同以往,饱含着党和政府的关爱,寄托着老人们的希望。”
复诊戴牙时,冯征和同事们去了王大爷家。王大爷坐到炕沿上,努力挺挺已经佝偻的脊背,张嘴露出平坦的牙床,眼睛盯着大夫手里的假牙,很是兴奋。“我和老伴这下都有一口新牙了,以后能嚼东西了。”
戴上假牙的王大爷把冯征他们一直送到了村口,一路不停地说:“政府每月给补助,逢年过节还给送粮送肉,现在又给我们都镶上了假牙!谢谢大夫们,谢谢政府,谢谢共产党,谢谢!”
到今年为止,在冯征和全市同行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有3000多位低保老人镶上了全口假牙,从此不再靠牙床吃饭。
宣讲报告摘录
在与老人们的接触中,我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党好、政府好”,看到最多的就是无牙老人戴上义齿后灿烂的笑容。
至今,我工作台的玻璃板下,还压着与王大爷一家的合照。在冬日的暖阳里,老两口儿布满岁月痕迹的脸上,是孩子般纯真灿烂的笑容,露出一口崭新的义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