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宋福范: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以及依据(2)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思路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八大报告在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如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比作成为一个人的话,邓小平理论可以理解为是这个理论的少年形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理解为是青年形态,科学发展观应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壮年形态。这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思路发展的一个必然逻辑。

历史的看邓小平理论,我认为它实际上是立足于生产水平极度低下的生存性阶段来回答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国家,如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问题。因此,邓小平理论就不能不具有生存性阶段的那些特点。我们通常这样讲:党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集中概括。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从党的十三大概括的党的基本路线,我们可以清晰看到邓小平理论所包含的主要要点。基本路线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划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依靠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本动力是坚持改革开放,政治保障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根本方针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可以看出,党的基本路线就是邓小平理论集中概括,完整勾画了我们党立足于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的生存性阶段,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系统理解。因此,从完整意义上来看邓小平理论,它就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

站在时代的高度来理解,邓小平理论的突出特点或者叫核心内容其实质就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有如下理由:

第一,从邓小平同志主政中国的时间来看。他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直主政到1989年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交接班。这11年时间,仍是中国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的生存性阶段。人民群众的需求目标是实现温饱,需求的内容就是赶快增加物质财富的总量,想方设法把蛋糕做大,而仅仅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而邓小平理论在当时恰恰就是抓住了这个最关键的问题。

第二,从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邓小平理论先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有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最终形成了党的基本路线这个邓小平理论的集中概括。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首先确立了中国不搞阶级斗争为纲,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时主要体现为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为此就得改革开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首先面对如何改革过去仿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那一套僵化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原来那一套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纯而又纯的计划经济、纯而又纯的按劳分配,隔断了发展经济与人们的物质利益之间的联系,不利于提高人们的积极性。所以,邓小平同志当年曾经讲过,过去的政策,对少数人可以,对大多数人就不行。对少数人,短时间可以,时间长了也不行。所以非改不可。原来纯而又纯的公有制,改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原来的计划经济改交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来纯而又纯的按劳分配改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也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只有解决体制性问题,才能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真正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后加上了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使我们更好、更快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我们的生产力。一改革开放,就如李瑞环同志讲的,为了透透空气就要打开窗户,打开窗户就难免进来蚊子、苍蝇。所以,我们不失时机地加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原则才能更好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这样不断完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理论里面最核心的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当年集中表现为关注量,而不怎么太关注质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

第三,1993年9月,已经退休多年的邓小平同志,基于他发表完南方谈话以后,在经济大发展局面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在和邓垦谈话的时候,讲了一段话。他先说“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少。”实际上是他对我们过去发展道路的一个深刻反思。到1993年,小平同志发现,即使经济发展的很好,如果相应冒出来的问题不解决,也会严重威胁我们党的生存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收入差距问题很大,“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把邓小平同志的思想汇总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小平同志对于当年他主政时期的定位就是先发展起来。小平同志无论是在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权力交接的时候,还是后来南方谈话,都反复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通过对邓小平理论以经济增长为突出特点的概括,我们就可以发现,它在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的生存性阶段,完全契合了当时中国发展进步的要求,也满足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期待。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随着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的生存性阶段成为历史,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到了有一定程度提高后的发展性阶段,治国理政的思路就必须跟着发生变化。这种发展变化的结果,就是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早提出来的时候,是主要从党的建设这个角度提出来的。我们通常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一系列的问题。由于一方面,中国发生了89政治风波,另一方面就是苏东剧变。另外,从1993年9月开始,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失去政权。这一系列事件的出现,给我们党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仅发展经济,解决不了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的问题。所以,一个政党如何能够长久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成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着重思考的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为江泽民同志说的一段话: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我们这个社会走出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的生存性阶段,进入了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提高以后的发展性阶段人民群众的新需求。不仅要重视物质财富总量的增加,还要重视政治和文化发展;不仅要注重蛋糕做大,还要注重蛋糕做好、分好,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由过去以经济增长为中心,转向全面现代化。只有全面现代化,满足了中国人民的需求,中国共产党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

具体来说,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仅是要发展生产力,关键是要注重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它要求变革我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包含着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双重问题,不仅要创造经济财富,还是创造政治财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方向,其实质就是创造更好的文化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就是进一步要把蛋糕做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在蛋糕做大、做好后还要分好,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一个全面现代化的思想。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