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2年十大民生热点:收入翻番 异地高考破冰(2)

盘点2012年十大民生热点:收入翻番 异地高考破冰(2)

核心提示:从追求“国富”转向更加追求“民富”,一幅幅崭新的生活画卷正在中华大地铺开。“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正越来越近。

6、医保制度持续完善

8月30日,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人社部、民政部和保监会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参保人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对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偿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保障,并要求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按医疗费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则上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从此,大病医保进入全国推广阶段,保障对象包括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人,覆盖大约10.32亿人口。

专家点评

郭金龙(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研究室主任):《意见》的出台,意味着将通过由政府出资购买商业保险的专业服务,将帮助得大病的城乡居民渡过经济难关,是对中国医保改革制度的一项重大推动。这将打破中国以往的单一医疗保障体系,在医保机制、成本控制等方面是一种创新,成为今后开展政府与商业保险机构医保发展的新方向。这种政府与商业保险机构的合作模式,为今后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改革带来新探索,对于医保改革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本报记者 杨君整理)

7、异地高考“破冰”

对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异地高考”问题,有了一个迄今为止最为清晰的“时间表”——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在今年年底前出台。截至11月底,黑龙江、安徽等地率先打破户籍限制开放异地高考。

专家点评

张千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开放异地高考,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随迁子女的升学问题已经存在,短期来看,放开异地高考是较为有效的解决办法。目前,大学招生地域歧视是非常严重的,本地大学对本地考生投放了比平均水平高得多的名额。一旦放开异地高考,让更多的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自然就会和当地的考生争抢录取名额。目前教育部等四部委出台的意见已经考虑到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所以,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可以让大学适当地增加录取人数,来维持当地户籍考生的录取比例不变。总之,放开异地高考本身只是一个阶段性、临时性的策略,唯有改革招生指标和分省命题制度,建立全国统一考试、公平录取体制,异地高考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本报记者 邱玥整理)

8、高速公路节假日免征通行费

7月24日,国务院批转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根据这一方案,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期间,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据统计,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共免收通行费65.4亿元;全国七座及以下小客车的出行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5倍。

专家点评

刘德谦(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黄金周爆发出来的旺盛需求为拉动内需提供了借鉴,说明创造良好的出行和旅游环境对拉动旅游等消费增长作用明显。要想让各种惠民政策在刺激旅游、拉动内需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是要做到周密调度。考虑到巨大的客流和需求集中释放,给交通运输和景区带来明显压力,相关职能部门应把困难预计得更充分一些,有序调配人力物力,科学引导组织车流,及时疏导施救;同时要通过各类媒体,及时报道路况信息,宣传科学管理、理性出行的理念。(本报记者 邱玥整理)

9、城乡养老保险将衔接

11月2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我国职工养老保险、新农保以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将实现衔接转换,缴费年限也将明确换算办法。新农保和城居保已经在全国各地全面实施,目前已经覆盖4.59亿人,其中缴费人员3.28亿人。此前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不衔接,与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的现实很不匹配,造成的重复参保现象和“退保”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专家点评

郑秉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办法》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不同制度之间的政策衔接问题,更好地保障广大城乡参保人员的权益。只有解决城乡居民参保者的后顾之忧,打通新农保、城居保与职保的衔接转换通道,才能提升中青年农民工的参保率,让参保者真正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受益。(本报记者 邱玥整理)

10、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呼之欲出

长期以来,我国有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国家标准2000多项,行业标准2900余项,地方标准1200余项。由于受食品产业发展水平、风险评估能力等因素制约,部分标准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今年以来,卫生部等相关部门加快食品安全标准制订修订工作步伐,先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方案》等一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旨在到“十二五”末,基本构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要、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专家点评

严卫星(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为保障食品安全,应当给食品企业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给企业法人建立“食品安全道德档案”,建立健全食品添加剂生产的“加工企业信用档案”,完善食品安全信用的信息评价、跟踪记录、信息共享制度体系,对食品加工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监管,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机制,建立程序规范、公开透明、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本报记者 邱玥整理)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