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世界需要国际社会共同不懈的努力
“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从当前国际现实和紧迫性来看,笔者认为国际社会今后应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共同不懈的努力:
第一,继续努力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现,实现各国和谐共处。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张各国独立自主,平等协商国际事务,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它是一个从以统治和服从为特征的强权型国际关系向以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为特征的民主型国际关系转化的过程。但它注定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本质上取决于世界政治经济的均衡发展,中小国家反对强权政治的条件与力度,以及国际法基本准则的渐进落实和完善。
第二,当今世界不和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发展面临很大困难,这是当今世界一个严峻的现实,没有发展中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世界和平与发展就根本没有长远保障。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应采取更多切实措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支持和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致力于全球经济普遍、协调、均衡、和谐发展。
第三,应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推动各种文明和平共处。各国应相互尊重和维护各自选择的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承认彼此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差异,既不应因此对他国抱“冷战”思维,也不应以此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应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以平等开放的精神参与不同文明之间的竞争和交流,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从而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第四,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建立公平、合理、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与传统安全观强调依靠军事同盟和军备竞赛的理念不同,新安全观主张各国加强安全问题上的相互信任与协作,追求共同安全和普遍安全。新安全观还强调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安全的重要作用,同时,也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必要的改革,以增强联合国应对21世纪新威胁、新挑战的能力。此外,西方某些大国应摒弃“冷战”思维,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武力不能缔造和平,强权不能确保安全。在新世纪,倡导新安全观、建立集体安全机制必将愈来愈为更多国家所理解并接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