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科学发展观新表述
十八大报告在总结工作成就的时候用了相当的篇幅,从党的指导思想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作了系统的阐述,有不少新的表述,这种论述微言大义。一方面他和指导思想地位相对应的,另一方面说明经过近五年实践和时间的经验,这个理论本身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下面重点谈谈,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指导思想的表述。我们简要回顾一下科学发展观提出和发展的背景,就是经过新世纪以来,我们发展的步子迈的很快,速度很快,特别是92年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应该说经济发展充满了活力。但是在发展很快同时,我们在发展之外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感到很重要,也很直接的就是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我们这么多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拼能源、拼资源、拼消耗,但是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们党和政府在发展过程中,也深切的感觉到这个问题。
1995年我们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针对的是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再一个就是区域发展如何协调的问题,东南沿海发展的很快,中部相对还可以,西部属于欠发达地区。所以到1999年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2001年我国加入的WTO,不得不面临一个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问题,2003年非典最直接的两个启示:一个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这么多年来我们注意力放在经济发展方面,但是社会建设很大不足,一条退长、一条腿短,非典爆发了,我们有点手足无措,面临突发的共卫生事件没有经验,一下子暴露出来我们社会建设跟不上;再一个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我当时印象最深的,有些地方把城市往农村的路阻断的,因为农村公共卫生各方面条件相对滞后,非典要到农村预防难度非常大,所以这两点启示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触动,我们的提出科学发展观,非典也是一个动因,他让我们对新的阶段性特征有了比较深的认识,意识到过去粗放式的发展难以为继,必须要求科学发展的路子。非典发生不久,胡锦涛同志在广州考察,他提出了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后面加了一个观。观是对事物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认识。八月份在湘西考察,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在随后召开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增加的以人为本,加上之前提了全面协调可持续、五个统筹,这样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完整的表述,明确提出要将经济社会发展纳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可见科学发展观起初针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来的,随着实践的深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拓展和延伸。
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好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必须适用于形势的需要,努力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于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十七大报告表述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到了十八大表述有了明显的变化,拔高说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这里面讲得非常清楚,作为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全局和全面工作的,贯通的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涵盖稳定、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我们看看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表述,以前我们讲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办法是统筹兼顾。十八大表述有了重大变化,以前我们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次变化了核心,要求全党必须更加自觉的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这是一个新提法,而且意义深刻,而且新版的汉语字典的解释,他是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持的态度,加上立场两个字态度更加鲜明,分量更重。
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名称来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包括之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都是以领袖的名字来命名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理论的核心概念来命名的,它的政治立场也很明显,强调始终代表最主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几乎没有这种情况,即使有人想故意制造麻烦,他也不敢公开上反对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态度,同样是非常鲜明,能否实现科学发展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广大发展中国家没有也不可能像中国做的这么成功,做的这么好。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陷入了发展的窘境,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的原因在于各自所持的立场不一样。西方一直以实行民主相标榜,但是西方的所谓民主政治,他实际是寡头政治、金钱政治,只服务于利益集团,并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个制度弊病源于美国殃及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机中暴露无遗,占领华尔街抗议运动,以及在希腊爆发大规模的骚乱都可以有力的说明 。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我们党活动实践的最高标准,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用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全体人民共享,这个理念高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突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揭示了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信仰,因而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基于这个立场,我们党始终重视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能够充分调动全体人民参加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正是中国与西方发展观、发展路径上的本质区别。执政理念、制度不同,立场必然不同,结果自然大相径庭。
说到底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它的提出以及所产生的重大成效,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政治优势。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中国特色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也只有恪守以人为本这些核心立场,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所以立场这个表述,为我们站在政治高度、全局高度、战略高度来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提供了一个贴切的视角。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关于这点,他从党的思想路线和党的工作作风的角度也作出了新的概括,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这就是告诉我们科学发展观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他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科学理论,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和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报告强调,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体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这是围绕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党所做的政治动员所发出的号召,大家要深刻的理解这层意义,深刻的理解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