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转型与突破(5)

核心提示:未来十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十年。从1978年到2011年,中国居民储蓄约增加了1619倍,同期GDP增长了178倍。中国经济有结构性缺陷,即金融市场不发达。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金融市场的发展不能跟上,富余的资金不仅不能帮助实体经济的发展,还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

(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宏观背景与重要举措。一个国家的经济转型能否成功,一个主要的因素是观察该国的金融体系和经济体制的市场化程度。经济转型应是一个非常系统性、全方位的转型,具体到我国,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向国内外兼顾的方式转变;二是由依靠传统经济拉动,转变为中西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由原来非常关注经济增长,不太关注其他方面,到“美丽中国”的提出;四是在全国产业链中处于比较低端的制造业,向中游或者上游迁移,尽管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我国中小型企业在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中国的未来。温州是今天中国的缩影。这个城市是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但是中国的中小企业倒闭潮也始于温州。为什么?缺钱。这就很荒唐了。一方面有大量的企业需要融资,另外一方面大量的温州资金满天飞,到山西去炒煤,到新疆去炒棉花,到澳大利亚去炒房子。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最缺的是钱,改革开放30年后,我们社会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从1978年到2011年,中国居民储蓄总额增加了约1619倍,而同期GDP增长了178倍。我们有钱了,但却突然发现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找不到投资方向。温州凸现了中国经济的一个结构性缺陷,即金融市场不发达。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金融市场的发展不能跟上,富余的资金不仅不能帮助实体经济的发展,还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怎样做呢,首先要完善市场体系。这两年股市不太好,大家对IPO意见很大,说中国每年有300个IPO,太多了。最近大家都知道,中国证监会把所有排队IPO的企业名单预先公布出来,大家一看,有500多个企业在排队。

而于此同时,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千里迢迢地跑到中国来寻求IPO资源,因为他们的经济没有增长。大家说美国华尔街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发展比较成熟了,没有那么多上市资源了,美国的投资银行业失去了目标,所以没办法,只好去做各种复杂衍生品了,最后自己摔了一大跟头。中国一边是有大量的上市资源,一边是中国社会有很多钱,这些钱也正需要投资于这些正在成长的企业,否则怎么保值增值呢?所以从这些因素来分析,是缺乏一个对接的通道或平台,或者这个通道或平台不够有效。所以首先是怎样去拓展市场体系的问题。10万红军到了湘江,发现只有一座浮桥,叫IPO,怎么办呢?只有再架三座浮桥,第一叫债券,第二叫三板,第三叫PE。

我们还要建设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为什么?一方面,像浙江这样的省份,销售额过亿的企业超过一万家,不可能都来上市,它们中的一部分到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个牌,公司得以改制,完善治理结构,有个价格,有人买它,有人卖它,有个市场约束,就会一天比一天好,中国经济会上一个新台阶;另一方面,像乌鲁木齐这样的城市,半径1000公里的范围内,没有一个城市能与之竞争,如果发展了一个活跃的区域股权交易市场,那么,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和其他周边国家的企业可能会到这里来挂牌,来融资,东突问题可能会迎刃而解。中国的发展,还是要融合周边的经济体,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而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帮助实现国家战略。具有同样战略意义的地方,还有南宁,辐射东盟经济体,还有海西,辐射台湾,台湾的中小企业可以来融资,加快两岸经济体的融合。当然,区域性市场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保证基本规则全国的统一性,防止一放就乱,这方面,秦始皇有个做法值得借鉴,叫做“车同轨,书同文”。

其次,建立了这些市场,必须保证它们的公开、公平、公正,不能欺诈,不能编造业绩,不能隐瞒经历,不能只想着来圈钱,不能操纵市场,不能搞内幕交易,要有有效的监管。

第三,要强化投资者的保护机制。所以我们在推动鼓励分红的机制,推动退市机制,这都是目前在努力推动的一些事情。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发展长期机构投资者。中国资本市场有一个特点——换手率比较高,曾经在2007年的牛市中超过900%,全球排名第二的是韩国市场,只有200%,而发达国家在100%左右。这两年市场低迷一些,换手率下降了不少,但仍旧是全世界最高之一。换手率高的市场往往是散户为主,往往比较活跃,但是如果一个市场过于投机,也是很危险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袭来,以投机性著称的韩国市场应声崩溃。所以,我们要推动中国的长期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一方面,长期资金是相对稳定的;另外一方面,因为它一般也是大型资金,会有专业化的管理,可以帮助提高市场的专业水平和理性程度。

应该说,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多年,跨越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中国资本市场有很多先天不足。改革开放早期,中国有一位到美国的留学生,他后来成为了华人中很有成就的经济学家,他回忆说,大部分到美国学习经济学的中国留学生,需要从零开始,因为他们原来学习的是理工科,而他自己原来是学经济的,所以要从负数开始,因为他原来学习的是计划经济。可以说,中国的资本市场就是从负数开始,它脱胎于计划经济,早期的市场由国有股份完全主导,市场文化中还有封建主义的残余。因此,我们的市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缺陷,改革的步伐举步维艰,就不奇怪了。但我们应该记住小平同志的一句话,叫做第一不要怕犯错误,第二发现问题立即纠正。我们应该坚持这个态度。

(二)资本市场与和谐社会建设。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同时,中国社会的富裕资金也要和资本市场结合,这关乎和谐社会的设问题。

前一段时间,社会上围绕“养老金入市”的话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一些人简单理解为鼓励老百姓去买股票,甚至认为是要拿老百姓的养命钱去托市。这里有两个常识性的认识误区,一是“养老金”其实有不同的层次,有以保证绝对安全为目标的基本养老金,也有需要寻求成长性的补充和商业养老金,二是所谓“入市”的市场,其实不只有股市,还有债市,包括最安全的国债,有国内市场,还有国外市场,在很多发达国家,养老金的投资范围涵盖十几个甚至更多不同的市场。

美国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推出了“401K”计划(企业补充养老计划),取得了成功,这能给我们很多启示。我记得九十年代,刚到华尔街工作的时候,填了一张表,自己还没太搞清楚,每个月的工资1/3就进了养老金计划,为什么呢?第一,你如果省下1000美元放到养老金计划里,公司被强制要求匹配1000美元,你如果放2000美元,公司就匹配2000美元;第二,你如果在59岁半之后取出你的养老金和投资受益,大致要交15%的税,如果在这之前拿出来,要交很重的税并被罚款。这样的结果是,所有的美国人,每个月都会尽可能多地省下工资,放到养老金里,这些养老金交由专业团队管理,源源不断地进入资本市场,在里面一放就是30年。这些制度安排,税收优惠、延迟纳税、企业强制补充、长期激励,等等,都值得今天的我们根据国情加以借鉴。

在关于养老资金的投资安排里,有三个原则最为重要:一是专业投资,即通过筛选和委托专业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也就是说不鼓励老百姓自己抱着钱冲到市场里去投资。二是组合投资,在包括国债、公司债和股票等多个金融市场中进行不同资产类别的组合投资,并根据不同性质养老资金的安全性要求和风险承受程度,进行不同比例的配置。从美国的情况来看,最注重安全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绝大多数是投资于国债的,几乎不投资于股市,也因此规避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成长性和回报率较低;而包括401K在内的企业年金等第二支柱和商业保险等第三支柱,在股票、债券、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PE(私募股权投资)、VC(风险投资)等各种资产类别中投资,因其投资回报率高,而在过去的几十年实现了非凡的增长。第三个原则是长期投资,美国养老体系的大规模建设始于80年代初期,在随后的30年后中显现出了强大的社会效果,美国普通老百姓的401K计划中的养老金资产与美国道琼斯指数的相关系数达到90%以上。

事实上,这三条原则是全世界所有养老金和大型机构投资者通行的一些做法,而且在中国市场完全可以应用,全国社保基金在过去的十年中取得了平均8%左右的回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秘方,而正是因为坚持了这三条基本原则。我们应该按照这个方向推动中国的养老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与资本市场的结合。

资本市场与长期机构投资者的良性互动,强调的是一整套制度建设,涉及中国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也许投资需要择时,但制度建设不能再等。当然,资本市场本身也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要加快改革和建设的步伐,但两者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过程,应该协同发展,协同解决。如果制度安排,通过专业投资,将中国社会的富裕资金有序地引导到资本市场中去,与中国经济体中正在迅速成长和发展的企业群体对接,这样对中国经济、社会资本、创新企业和普通百姓来说都是一个莫大的好事,也将大大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