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

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

党的十八大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新阐述、新部署有何新意,怎样准确理解十八大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精神?如何从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的统一上去把握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大学生,该怎样自觉践行?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思考。

一、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何新阐述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阐述具有很多新意和深意。就新意来说,主要体现在四个第一次。一是第一次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论断,并对如何加强做出新的部署。二是第一次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24个字明确了当今社会的价值导向。三是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并提出了“培育”和“践行”两个方面的要求。四是第一次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新修订的党章。

就深意来说,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论述有着极为深刻、十分重要的内涵。首先,进一步突出和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战略任务和努力方向。自从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越来越重视,党的十八大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社会建设方面,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从建设和谐文化的角度,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基本内容,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定位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向是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全党最初的认识。党的十七大从文化建设方面,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新的定位,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从意识形态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目标指向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纳入党章总纲之中。与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的形成全民族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相比,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的要求,更为深刻,认识明显深化。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门研究和部署,并做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了更加深刻和更高的定位,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并从这一高度,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出发,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并进行具体部署。党的十八大重申了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定位,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而且把这一要求纳入新修订的党章总纲。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在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及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具有根本性、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基于如此重要的认识和定位,党的十八大不仅一如既往地坚持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而且提出在力度上要加强,指出了一个继续强力推进的方向和强力建设要求,这预示着一种深入发展的态势。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是一项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的极为重要的任务,又是全党全社会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完成的共同使命。

二、如何从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的统一上加深认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提出以来,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党的十八大实现了新的重大突破,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从理论方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由里而外的多结构、多层次的体系。最核心的一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间一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部分;最外一层是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综合的现实表现,具体表现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一个理论体系,而且是一个实践体系,是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的统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的价值导向,是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来的,填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次的内涵缺失的空白,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内而外各层次相互衔接、更加完善的立体结构,同时形成了当前人民群众认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尽管随着实践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还可能有新的表述,就现阶段而言,这些核心价值观满足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价值追求的需要,形成了现阶段鲜明的价值导向,也符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展现的实际。因此,践行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点。从长远来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更艰巨、道路更漫长。需要清楚的是,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分为三个层次的,不能等量齐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结构和本质内涵,理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本源,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对社会主义本质更加自觉的把握。

从实践方面看,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有力地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视野和空间。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党的十八大对这五大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都做出了新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都内在地包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各方面的任务落实好也就在实践层面有力地推进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新的阐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了新概括,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一个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体勾勒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这就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深情地阐述的“中国梦”。同时,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这些新的目标、部署和要求不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譬如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目标理想具体表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等,这些一方面从理论上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又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此外,党的十八大还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做出了一系列具体的部署,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提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提出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等等。这些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切实贯彻落实的重大任务。

三、发挥好大学生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是最具青春活力、最敏感地捕捉时代发展脉搏、最坚毅地引领社会风气之先、最具创造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群体。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傲、社会的先锋和祖国的希望。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高擎民主、科学的大旗,到改革开放时期忧国忧民、奋发学习、勇于拼搏、热情爱国,大学生都是时代价值的标尺,是自觉践行社会价值的表率,都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好典型好榜样。在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特别是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今天,大学生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更是发挥着特有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贡献,目标就是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确立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标准,形成正确的价值指向和价值标准。这就要求大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价值建设,密切关注国家、社会价值建设的大方向,明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点和任务,并紧密结合自身的学习实际,自觉加强思想、理想、精神、道德等各方面的建设,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整体价值、主流价值的相互沟通交流,使自身的价值建设与社会整体价值建设相互融合,使自身的价值观符合社会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价值基础,为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榜样。

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和特殊时期,迫切需要分清价值主流与支流,迫切需要价值疏导和引领,这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价值建设提供了最佳时机。大学生价值建设如何决定大学生的未来,同时也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成败。只有积极创新大学生价值建设的理念思路、机制体制、方式方法、途径载体,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融入大学生价值建设,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才能够为大学生真正把握当下、赢得未来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首先要创新理念,确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大学生价值建设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新思路。大学既要完成知识教育,又要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知识教育是表,思想品德教育是里,知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是互为表里的一体,而不是两体,不是分离的。这是大学教育的本意。但在实践中,知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形成了明显的分离,而且形成了重知识教育、轻思想品德教育的本末倒置的状况。这种状况从根本上背离了高等教育的宗旨。改变这种状况,第一位的是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高校树立以大学生为本、以大学生价值建设为核心的理念,确立大学生价值建设在高等教育中的首要地位。

其次要创新实践,探索以价值体验和践行为主要方式的大学生德育新模式。德育是高等教育第一位的任务,德育为先是高校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高等院校形成了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实践证明,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既缺乏吸引力又缺乏实效性,必须加以改进。大学生价值建设,必须遵循价值形成的基本规律,着眼于大学生现实和未来的价值需求、基于大学生的实际感受,把实践养成作为大学生价值建设的主攻方向、主要方式和主要路径,探索形成大学生乐于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新的实践模式,做到知行统一,确立起稳定的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形成合力。高等院校具有开展大学生价值建设的丰富知识资源和机构资源,关键是做好顶层设计、有效整合。专业知识教育是大学生最重视、用力最多的方面,同时也应是大学生价值建设最重要的知识载体,如何把大学生价值建设的基本内容融入专业知识教育,形成融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于一体的知识教育体系,是亟待研究的课题。历史文化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是加强大学生价值建设极为重要的内容,在一些高校这方面的教育并没有受到重视,没有产生理想的效果。党团活动、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等,是加强大学生价值建设的重要载体,但很多高校缺乏统筹,致使这些资源彼此分离、互不衔接,不能发挥应有效能。应着眼于大学生价值建设这一根本目标,探索建立以党委统一领导、统筹协调,思想政治教育课、专业知识教育课、历史文化教育及形势政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党团活动及学校管理等各负其责、优势互补的大学生价值建设新格局,形成大学生价值建设的合力。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