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祁述裕: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探索文化发展规律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我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谈点学习体会,与大家分享。谈五点。

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论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召开了从十二大到十八大七次党代会,这七次党代会对文化建设的部署是有变化的。我想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首先,提法有变化。1982年召开的十二大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次党代会,当时的提法叫“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十二大报告中,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部分。文化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博物馆、图书馆等。十二大报告强调,文化建设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还有一部分是思想建设,就是思想、道德、信念、理想。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

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提法到1997年召开的十五大有了变化。在十五大报告中,开始提文化建设。文化建设部分的标题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十五大报告对文化建设的提法也有一个解释,精神文明建设是相对于物质文明建设而言,文化建设是相当于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而言。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完成三大任务,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十五大报告以来讲的文化建设实际上和十二大到十四大讲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含义是接近的,当然后来也在不断变化、拓展。十六大提出的是三大建设,十七大提出的是四大建设,十八大提出的是五大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种变化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理解是与时俱进的,适应了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次,内涵也在变化。从十七大开始,我们党讲的文化建设的内容有两个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把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拿出去了。在十六大以前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讲精神文明建设也好,讲文化建设也好,实际上是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的。在十七大报告中,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是在社会管理里面讲的,十八大也是如此。第二个变化就是从十四大我们党开始重视文化经济。十四大是具有标志性的一次党代会,因为这次党代会我们提出了建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从十四大开始文化经济开始出现在党的报告里,当时的表述是要完善文化事业的经济政策,十五大报告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到十六大报告又往前进了一步,提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两分法,这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新观点,叫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个提法很好,但在当时也引起一些争议。有人认为,文化是意识形态,怎么变成了生产力了呢?马克思主义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经济才有生产力,文化也有生产力吗?当初有些人不理解,所以说这是理论创新。文化当然也可以是生产力,这在今天已经不是问题了。十八大提出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个要求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就提出来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一次确定。文化建设在党代会的报告

中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总之,历次党代会对文化建设的论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