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升级版”关键在转型

中国经济“升级版”关键在转型

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关键在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

深刻认识国内外经济环境新变化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环境有密切联系,特定的发展环境必须用相应的发展方式与之相对应,发展环境发生变化,发展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的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了倒逼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从国内看,随着工业化迅速推进,支撑我国经济30多年快速发展的劳动力、土地、矿产资源等传统要素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要素价格持续上升,原有竞争优势开始减弱。近年来,土地、矿产等资源供给日趋紧张,部分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出现大幅下降。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超出预期,劳动力成本上涨较快,部分地区出现“招工难”、“用工荒”,“人口红利”减弱,廉价劳动力优势正逐渐下降。这也就是说,继续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而且还要看到,我国发展还处于面临诸多风险的矛盾凸显期。世界上不少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出现了经济增长徘徊不前、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增多等重大结构性问题,这往往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同样也面临这类挑战。在发展进程中,不仅经济增长的制约条件增加,而且利益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

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形成严重冲击,全球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调整经济结构的巨大压力。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出“再工业化”和扩大出口,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资源富集国家谋求产业链条延伸,可以说主要国家都在努力调整发展模式,以尽快摆脱危机影响,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重塑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抢占国际分工的制高点。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表明,这场危机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但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我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适应变化了的发展环境,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创新经济发展方式。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