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力改进工作作风,全党、全国为之一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是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相关论述的继承与发扬。改进工作作风,必须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艰苦奋斗的思想。
艰苦奋斗是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
早在1975年主导“全面整顿”期间,邓小平就集中强调了“艰苦奋斗”问题。在批评“散”的问题时,邓小平讲:有的“不只是组织纪律差,政治纪律也差。比如,中央说要落实政策,他就是不干”。在批评“骄”的问题时,邓小平讲:“有位老人说,雷锋叔叔不在了……有的人发展到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艰苦奋斗的传统作风丢掉了。”在批评“奢”的问题时,邓小平讲:“有的闹享受,闹待遇,一切都向高级发展,住房子越多越好。有的甚至公私不分,没有什么界限了。”在批评“惰”的问题时,邓小平讲:“有些高级干部革命意志衰退,追求个人利益,不注意保持革命晚节。有的人小病大养,无病呻吟,官僚主义,工作不努力,不踏实,不深入基层,不亲自动手,不动脑筋,靠秘书办事,讲五分钟话都要人家写成稿子照着念,有时还念错了。”邓小平当年所批评的这些问题,这些年来又沉渣泛起,值得警惕。
在罗列了上述问题之后,邓小平着重指出:“现在选干部,特别是选高级干部,要选艰苦奋斗或者比较艰苦奋斗的。”稍后,他又提出了“恢复我们军队的传统作风”的要求,并指出:“概括地说,这种作风就是艰苦奋斗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群众路线的作风”。在这里,邓小平甚至将“艰苦奋斗”放在了“实事求是”之前,足见他在当时对“散”、“骄”、“奢”、“惰”等问题的严重性、对艰苦奋斗作风的重要性的重视。
在改革开放前夕和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多次强调了恢复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问题。他在1978年6月指出:“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成为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化身。”1979年3月,邓小平在著名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如果不坚决搞好党风,进一步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就可能出现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大大小小的乱子,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在刚刚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就遇到严重的障碍。”
恢复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是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邓小平明确指出,“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由此可见,对“艰苦奋斗”,邓小平首先是从“恢复、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改善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些方面来强调的,着眼点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改进党的作风。”
艰苦奋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和内容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全国政协举行的新年茶会上,邓小平强调:“要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什么呢?他接着讲:“我们要搞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还很穷,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创业,就是要吃点苦,否则不可能有今后的甜。人民生活只有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才能得到逐步改善。”
1981年11月,邓小平在与外宾谈“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时指出:“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个目标不能达到……要坚持我们历来的艰苦奋斗的传统。否则我们的事业是不会有希望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