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部制改革的谜思(4)

中国大部制改革的谜思(4)

按照单纯的大部门来理解,大部门制通过明确权责,将外部协调变为内部协调,可以降低协调成本,减少职能交叉和推诿,因而提高行政效率。也就是说,从大部门制职能有机统一的角度来看(非有机统一的除外),大部门制有利于提高效率。但是,大部门制还有一个向度,即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从这个向度来看,大部门制并不意味着行政效率,而是意味着行政质量的提高。因为决策权、监督权与执行权分离行使,会相互制约并增加工作环节,因而,可能降低行政效率。

在实行大部门制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决策权、监督权对执行权的制约是普遍存在的,于是,所谓“议而不决,效率低下”的情形,也往往是这一体制的副产品。但总体而言,决策权、监督权的有效行使,虽然牺牲了一些效率,但也可以尽量避免决策失误,减少社会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过去,我国行政部门往往集决策、执行、监督权力于一体,行政效率较高,但由于缺乏制约,往往出现失误和腐败。实行大部门体制,必须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着力于提高行政效能而不是单纯的行政效率。中央在阐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时,强调的也是提高效能而非效率。因此,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协调作为运行机制的大部门体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对行政效率产生一定影响,这是正常的。在实践中,不能因为影响了一些行政效率,而否定大部制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很显然,在多数情况下,追求综合的行政质量和效能,比片面追求行政效率更为重要。

二、构建四个体制机制:深化大部制改革的重点内容

大部门体制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行政机构体制。对于大部门制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和《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作了明确阐述。概括起来就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紧紧围绕职能转变和理顺职责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完善行政运行机制。”这一表述,明确了大部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具体而言,构建完善的大部门体制,必须完成如下制度建构:(1)在政府核心职能上实行大部门体制;(2)机构职能实现有机统一而非机械整合;(3)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和协调的运行机制;(4)合理设置行政层级及其权责。目前,由于对大部门制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各地在探索进行大部制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还没有完成上述四个体制机制的建构。因此,下一步深化大部制改革,应该以构建上述四个体制机制为重点。

(一)构建决策(核心职能)意义上的大部门体制

如上所述,大部门体制主要是决策或者核心职能意义上的,而不是所有政府机构意义上机构设置体制。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大部门制的政府机构,应根据政府职能的性质和特点分类设置。

1、核心大部门的设立要精干。参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每级政府根据需要可设立数量精干的若干核心部门,作为政府组成部门,参与政府常务会议,统领政府决策事项,并对执行部门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决策部门一般只有决策权及监督权,没有执行权,其主要职责包括:负责本领域政策制定,法规、规章草案的起草、修改、废止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修改,并按权限报政府常务会议或同级人大通过;制定本领域发展规划;负责执行部门审批事项的设定、审批条件和程序的制定与变更以及收费项目的增减、收费标准的变更等;负责对执行部门政策、法规和规定的执行情况及其它重要工作事项进行监督;负责受理和评议对执行部门的申诉等。

2、完善高效专业的执行机构设置。在剥离决策职能后,根据管理需要及专业化和综合化相结合的原则,将现有政府部门调整、组建为若干对决策部门负责的高效专业的执行机构,包括执行局和法定机构。执行机构主要负责政策执行,一般没有决策权,也不是政府常务会议成员,但可以并且需要就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实现职能机构的有机统一

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是一种统分有度的机构设置体制,无论是决策机构还是执行机构,其设置的原则都是该统的统、该分的分、该转的转,不能不区别机构类型,单纯以机构的总数量作为改革的目标,否则,就难以实现职能的“有机”统一。

该统的统。即加强相同或交叉的核心职能或机构的整合,对适宜统合的职能机构尽量统合,最大限度避免在核心职能上存在机构职能重叠、政出多门、扯皮推诿的现象。要明晰工作分工,优化工作流程,裁并冗余重叠的机构和工作环节。

该分的分。注重保持并发挥必要的专业化分工优势,按照专业化和综合化相结合的原则,在进行机构职能整合的同时,对那些任务相对明确,适合单独开展的重要工作事项,不一定作为内设处室归入一个部门,而应该以执行局、二级局或法定机构的方式单独设立,以维持其必要的专业性、相对独立性和快速行动能力。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