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十八大主要解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其中“以什么精神状态”,关乎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只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才能有效避免党内成员“精神懈怠”,避免整个民族精神衰退,保证圆一个中国梦。
打通政党的成长路径与思想脉络,厘清思想渊源,保证精神在获得依附中产生力量
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内含辩证法。又是因此更深刻地关照到十八大报告中特别重视的精神家园。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是在把一个政党的历史探索及经验、教训贯穿起来看待,符合历史规律,有利于政党成员乃至全社会坚定信念,因为一次次阶段性自我否定,结果就是全面彻底地自我否定,进而导致精神大厦坍塌。为什么突出强调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系列重要思想融会贯通的结果,目的是由此打通思想脉络,厘清思想渊源,彻底解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问题。尤其重要的是,中国阶段性精神崛起源自中国共产党,也就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把中国人民从“三座大山”的重压下解放出来,从此以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由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灌注于人民群众,一种因远大目标而形成的精神力量被激发出来,比如长征时生存条件那么差,红军仍然以一种昂扬的精神前行,甚至是扑向死亡。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从旧社会解放出来的人们,有了对未来的希冀,而让整个国家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诚然,在精神崛起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走过弯路,也就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出现了极“左”思潮,结果就是“精神万能”,这不仅未能把马克思主义经典学家和革命家、几百万英烈创造的精神大厦进一步加强,而是推向几近垮掉的边缘。即便这样,我们仍然要说,当代中国尚未找到共产党确立的精神大厦之外的更为优良的精神系统与力量之源。
较长一段时间来,在党的成员中,在社会大众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精神危机,过去清晰的思想体系有断裂的危险,尤其一种思潮和猜测困惑着人们,这就是所谓的“去毛化”。早在十七大报告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之时,有人已经产生了疑惑,当时虽然也特别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基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很多人仍然认为既然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这又是邓小平同志提出,那么毛泽东思想逐步淡出我们的指导理论和精神系统将是必然。所以,十八大报告以较重的笔墨阐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关系,努力打通思想脉络,这就保证了精神不会断裂,信念因此坚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