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盲点”与中国选择(3)

美国的“盲点”与中国选择(3)

所谓“理想主义”,就是认为所有对美国最好的就是对世界最好的,美国的外交政策应该维护全球范围内的民主、人权和自由市场经济。在这种价值观的主导下,并由于冷战后拉丁美洲战略地位下降,美国开始要求此前的独裁盟友们离开他们眷恋的权力,进行民主化转型,并以民主和人权等价值评判标准指导美国的外交政策。1989年,在美国的催促和倡导下,当时陷于严重债务危机的拉美国家接受了“华盛顿共识”这一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理论。

这套理论设定的最终目标或许没有问题,但却没有将拉美从20世纪80年代“失去的十年”中拯救出来。在1990年代,拉美再次遭遇到严重的经济下滑。比经济下滑更严重的是,贫富分化成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诸如哥伦比亚、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等安第斯山脉国家,成千上万的穷人只能依靠毒品贸易,或偷渡美国来寻找生计。美国输出的“理想主义”激化了拉美社会中旧有的矛盾,最终导致1990年代拉美大多数残暴的集权军政府纷纷倒台。

贫富分化撕裂了拉美社会,也催化了更加左翼-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股左倾风潮中,曾经被誉为“南美民主典范国家”的委内瑞拉,在查韦斯的领导下,引领了一场“玻利瓦尔主义”运动。这位曾经发动过政变的上校,在失败后彻底学会了选票政治的玄机,并最终在民主机制下破坏了司法独立,完成了个人高度集权的事实。至于查韦斯“反美”的姿态和口号,大多数时间也只是做给选民的表演,因为如果考虑到石油贸易对委内瑞拉的重要性,以及美国和委内瑞拉之间巨大的石油贸易份额(大部分是间接转口贸易)已经让看上去的“反美”不攻自破。

委内瑞拉对美国稳定的石油供给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委内瑞拉的价值主张背离了美国,所以长期遭受美国的制裁。此外,整个拉美地区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将成为美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契机,但由于美国对拉美地区的外交政策依然迷失在“理想主义”的禁锢之中,成为美国的“盲点”,使得美国企业被排除在一些拉美国家的市场之外。

中国选择

最初,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活动是外交层面上的,通过提供资金和基础设施援建,阻断拉美穷国和台湾地区的外交联系。此后,随着中国经济起飞,能源和资源的供给逐渐成为困扰中国的大问题,中国和拉美地区的交往才真正有了实质性内容。

在中国的众多需求中,石油需求始终是最强劲的驱动力。在过去30年间,中国消费了全球新增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一,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中国一半以上的石油需求依赖进口,增加了能源安全的不稳定系数,而进口多元化成为必然选择。在这种背景下,拥有巨大资源储量和产能的拉美地区成为中国的目标。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