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盲点”与中国选择(4)

美国的“盲点”与中国选择(4)

中国作为一个石油消费大国,如果想更好地保障自己的能源供给,最好能脱离单纯消费者的角色,而成为生产者或至少是生产参与者。作为一个石油需求者,同时也是一个石油生产者,可以渗透到石油产业链条中的若干重要环节,然后将这些“碎片”拼接到一起,那时,中国将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竞争者。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国国家石油公司的身影才会频繁地出现在拉美国家,而中国对拉美国家的投资和贸易,也是以能源领域为重点的。

在很多欧美学者看来,时下中国的做法和上世纪西方殖民者的行为并无多大差别。他们认为,中国在与资源国交往时,不关心当地的人权或民主状况,因此没有政治干预和附带条件来试图改变资源国的现状,中国只关心和资源国政府建立长期稳定的经济关系。在中国这种和美国截然相反的“现实主义”路径下,中国成为很多拉美国家的亲密合作者,其中不乏委内瑞拉等美国不喜欢甚至排斥的国家。

在中国对拉美地区的投资过程中,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成为一个契机,使得中国在拉美大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玩家。在身陷财政泥潭的欧美国家自身难以为继的背景下,中国以近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为后盾,对拉美国家展开了一场以资金换资产的交易。

中国在拉美的大手笔投资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但美国依然需要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进入拉美大陆到底要什么?是为获取稳定的能源和资源供应,进而无意间获得了附带的政治影响力?还是主要为获得政治影响力,附带获得了资源?

对于这个问题,想必大多数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者是心知肚明的。况且,中国在拉美大陆的介入并没有威胁到美国,反而带来了益处。正是由于中国和委内瑞拉、巴西、厄瓜多尔等国家达成了“贷款换石油”的置换协议,为南美石油生产国带来了急需的资金。这些资金不仅被用于石油生产领域,进而保障了美国的能源供给,同时也稳定了这些石油生产国的社会民生,在某种程度上也减少非法移民和毒品贸易对美国的冲击。

事实上,对南美大陆而言,中国和美国并非是一道非黑即白的排他性选择题,而是一道互利互惠,互为补充的多选题。对于各方而言都很清楚,即便中国成为拉美经济领域的新贵,但也无法挑战美国在拉美大陆积蓄了两个世纪之久、强大且多元化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