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挑战(3)

摘要:这几年,全世界都忽视实体经济,全社会都讲投资、投机。如果买卖股票能使国家和老百姓富的话,咱盖两万个交易所就行了。我解读十八大,就会提到报告中的八个字:劳动光荣,创造伟大。“五一”记者采访,我说我现在最大的担忧就是劳动人民不爱劳动了。企业也这样,不愿通过艰苦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

投资和消费。投资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一个力量。过去30多年我们主要靠投资。历史上中国投资增长率最高的时间是1993年,投资增长率达到61%。那么,一个国家要是长时间主要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会出现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投资在经济学上有两重性,在投入时创造需求拉动了经济,但一旦投资完成了,就形成供给。一个国家如果长期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必然要形成大量供给能力。如果消费上不来,这时候产能过剩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钢铁,我们现在是9亿吨的产能,实际产量只到7亿吨,过剩2亿吨。水泥、平板玻璃产能过剩。风力发电设备产能闲置率达到40%。所谓的新兴战略型产业光伏,2010年光伏产业毛利率是30%,2011年降到10%,2012年则是全面亏损。要想化解产能过剩,那就要以放弃一定的增长速度为前提。但我们现在的大问题就是经济下行,既要稳住经济,又遇到产能过剩,这个矛盾还得加剧。第二个问题,过去我们大量的投资靠的是贷款。1949年到2011年的62年间,人民币贷款总量是55万亿。其中2008年到2011年为28万亿,占了一半的数量。而我们这么大的贷款靠的是货币发行。从广义货币M2的增长速度来看,2011年是85.16万亿,2012年已经到97.42万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尽管一些同志认为广义货币的数量没有那么大的风险,但我们面对物价上涨的压力,说到根本上还是要回到弗里德曼的观点。弗里德曼认为,任何的通货膨胀,从始至终就是货币问题。第三个问题,国民收入分解成两块:一是积累,也就是投资;二是消费。如果投资增加,是不是就挤压到消费。所以,从中国经济增长曲线来看,投资率曲线逐年上升,这必然导致消费率曲线逐年下降。我们的这两条曲线呈现背离状态。那么,就出现了一个情况:虽然经济增长了,但民众还是不满意,还是有情绪,还是发牢骚,还是不和谐,还是不稳定,因为我们的消费上不去。

因此,转变增长方式,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减少对投资的过多依赖。但是,投资对于经济增长还是具有重要的作用。

看投资,一个是看新开工项目。因为现在的新开工项目,下一个阶段就是在建项目。投资只有到了在建阶段,才需要钢铁、水泥、机器设备、人工,才会拉动经济增长。我们国家的一个经验数据是,投资从新开工到在建的时间差为6个月左右。这就意味着只要看现在投资中新开工项目是增加还是减少了,就能够推导判断出6个月左右,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是增强还是减弱。要是把握了这个方法,我们对经济下行就有准备了。2010年第4季度,中国投资中新开工项目出现负增长。投资一路下行,直到2012年5月,新开工项目由负转正。所以,2012年5月我说,到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可能会触底回升。

投资分三块: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

第一,基础设施投资。我们2009年抗住了世界金融危机,主要靠的是基础设施投资,全国都在修建“铁公机”(铁路、公路、飞机场)。所以,基础设施投资过去是20%、30%、50%的增长,但到了2012年的第一季度,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降为负的2.1%,这是一个大事。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基础设施投资还是相当重要的。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讲,要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这个关键作用特别表现在基础设施上。比如说高铁,有两件事把高铁给否了,一个是铁道部长腐败,一个是温州事故。我认为铁道部长腐败跟高铁没有直接的关系,那是一个体制问题。温州事故是坏事,但不能因噎废食。我们把高铁停了,中西部许多地方是水泥桩子建了一半就停工了。2012年5月份,国务院决定还是要建设高铁。之所以到了年底我们的经济开始回升,是和高铁有关系的。现在,我们有20多个城市在建设地铁和轨道交通,这都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为我们稳定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第二,工业投资。为什么工业投资不尽人意呢?这几年,全世界都忽视实体经济,都不愿意做实体经济,全社会都讲投资、投机。如果买卖股票能够使国家和老百姓富的话,我国何必只设上交所和深交所,咱盖两万个交易所就行了。正确的导向是:要通过辛勤的劳动改变命运。我解读十八大精神,就会提到十八大报告里的八个字:劳动光荣,创造伟大。五一劳动节的时候,记者采访我,我说我现在最大的担忧就是,劳动人民不爱劳动了。当然,我不是对我们的劳动人民不满。我在调研时看到一个例子,现在农村最好的房子大多是到城里面打工的人把钱寄回家修的房子。上世纪80年代农民工的状况是:背着行李来到厂里,跟老板说我不怕累,我要加班,我要赚钱。赚的钱虽然很少,但一点不乱花,都邮回家里给父母、养孩子、盖房子。90年代的农民工的状态:耳朵戴着两个耳机进工厂,来了先问有没有网吧。工资比80年代的农民工高多了,还不过够花。非常遗憾地说,已经不只是城市啃老,农村都啃到农村的爹妈爷爷奶奶那里去了,这是一个问题。企业也是这样,不愿意通过艰苦的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去发展壮大,总在讲投资投机。电信诈骗,想让手机显示什么号码,就显示什么号码。三聚氰胺、瘦肉精,有多少人能把分子式写出来,却影响了我们的食品安全。我不是反对虚拟经济,我们也需要虚拟经济。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能叫强国吗?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世界上没有一个经济大国是靠虚拟资本发展起来的。别只讲美国的华尔街,还要看到美国的创新能力世界第一,美国也是实体经济的世界第一大国。

第三,房地产投资。为什么我们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到2020年我们要实现全面小康,这里面应当包括住宅小康。所以,这是一个重要产业,但这个产业现在有病了,房价疯涨。北京四道口37平方米的房子卖370万,10万块钱一平方米。也就是说,北京的一个普通劳动者一年工资只能买半平方米。房价为什么疯涨?主要是两大原因。

一是大量的投资和投机的资金进到这个领域里面来,推高了房价。一些人买房子一买几十套,不是为了自己住,是为了投资投机。有好多房子几年电表都没有走过字,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可是,需要房子的人又买不起,住不上。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