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强国”需要更多一流技工

“制造强国”需要更多一流技工

摘要:转眼已是5月,应届大学生求职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中国制造”不能也不会永远戴着廉价粗糙的帽子,要成为制造强国、工业强国,必需一支高技能劳动大军,必需更多大师级的工人。

转眼已是5月,应届大学生求职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各地传出的信息,都是“难”,甚至所谓“史上最难”。媒体频频提到: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创纪录地达到699万人,而目前北京、上海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只有三成。

大学生愁着找工作,技校生却不然,大量“学生技师”被“哄抢”一空,有的提前一年就“预订”出去了。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从沿海到内地,企业高薪争技工、互相“挖墙脚”已经成为常态。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段敦厚表示,我国技工缺口至少在2200万到3300万人之间。

冰火两重天,冰的这头越来越冰,火的那头越来越火。劳动力市场愈发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再次说明一技之长远胜有学无术,敞开了扩招大学生不完全是什么好事,今天的中国,急需的是更多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

就培养技能人才,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不久前有过一番“炮轰”:“职业教育,大家谈起来都认为很重要,现实生活中又离不开,打心眼儿里却瞧不上”。不少企业则坦言,对高级技工,更倾向于“收割”而非培训,因为不想花那个成本、耗那个时间。这些话虽不中听,却点破了近年来职业教育萎缩,各行各业普遍“技工荒”的根源。由此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一些“中国制造”总是不够精致、不够稳定,为什么我们辛苦赚取的常是微薄得可怜的利润,还隔三岔五被“返工”吞噬得干干净净。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