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农夫山泉在哪个实验室里进行检测,也不管最终报告显示其质量是如何高,也改变不了农夫山泉饮用水执行的是一个本该“即行废止”的地方标准。
经京华时报及媒体同行的努力,瓶装饮用水质量标准之争,产品标签中的虚假宣传嫌疑等,借由农夫山泉个案得以一一暴露。应当说,这既是媒体的职责所系,又是消费者的期盼所在。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最担心的,并不是媒体和企业在食品安全上的锱铢必较,而是媒体和企业基于某种利益勾连的一团和气。
使用低标准无异于“无照驾驶”
媒体的个案监督最终要落到制度化监管。值得欣慰的是,由中央部委部署的标准清理工作业已拉开帷幕。国家卫生计生委于此间明确表示,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详细】
某县的一位领导对笔者说过:我们准备上马一个秸秆发电项目,计划投资一亿元,建成后可拉动几百人就业、年创利润一千多万……对这个愿景美好的宏大计划,笔者并不看好。因为,该项目需要大量庄稼秸秆做原材料,而当地出产并不足;而且该县奶牛养殖规模很大,搞秸秆发电会不会出现与牛争食现象?不出所料,后来上级有关部门否决了这一项目。
这件事儿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眼下省内各地谋发展、快发展的积极性正空前高涨,纷纷外出考察招商引资,争先恐后,势头喜人。可是,也出现了一些类似这种盲目投资上项目的现象。看到人家某个项目财源滚滚,就怦然心动,也想回去照猫画虎。却没有细想想,自己那里是否拥有同样的资源条件和市场条件,企业建成后能不能为地方增税为人民增收?否则,不管别人搞得多么好,赚了多少钱,对你来说就不是一个好的项目···【详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