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很给力 关键看持续

措施很给力 关键看持续

摘要:眼下,对“中国式过马路”的围剿和声讨正不断发酵升级,各地先后出台了一些具体措施,惩治不文明交通行为。从这个意义来说,任何一个公共管理领域的从乱到治,其实都是一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力,考验的是双方的决心与恒心。

眼下,对“中国式过马路”的围剿和声讨正不断发酵升级,各地先后出台了一些具体措施,惩治不文明交通行为。南京、北京、深圳等城市对闯红灯、横穿马路行为予以5~50元的罚款。厦门市近日决定,要将闯红灯等行为纳入征信记录永久保存。应该说,这些妙招儿、奇招儿、狠招儿都很有针对性,效果也立竿见影。不过笔者认为,暂时的效果不足为喜,关键看后期能否坚持下去,做到持久不懈发力。这就又回到了一个老议题:一项公共管理的成败,取决于管理者的韧性。

乱穿马路、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在许多人看来并不算什么大毛病,特别是当一大帮人一哄而过时,更受“法不责众”心理的驱使。然而就是这种大家都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的老毛病,多年沿袭下来变成了一个令人无比头疼的社会管理痼疾,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据资料统计,在我国平均每天交通事故死亡400余人,40%是由于行人闯红灯引起的,可见危害之烈。尤其是近年来城市机动车数量激增,行人随心所欲乱穿马路无异于给复杂的路况添乱。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中国式过马路”,调侃中包含了许多无奈。

既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要想解冻,也决非一两日之功。对行人乱穿马路,以前许多城市也都曾进行过一些整治,最常见的手段是罚款、责令站岗值勤、志愿者上街宣传等,但这些整治通常都是运动式的,一阵风儿过后,偃旗息鼓,甚至还不如整治前。而松一阵儿、紧一阵儿的反复拉锯过程,也在民众当中形成了一种“不必太当回事儿,都是暂时的”心理预期。

因此,在各地纷纷推出严厉法规全力治乱时,我们强调管理的持续性,就是希望避免再陷入“治理——改善——回潮——再治理”的怪圈。首先在法规的制订上,既要体现出针对性,更要具有“长治”的可操作性,尽量避免出台一些“临时规定”、“暂行条例”。从而打消一些人的侥幸心理,意识到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而且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也很难改变或松动。“醉驾入刑”两年来之所以收效显著,为公众所广泛认可并敬畏,就在于其立法的刚性。同时,刚性的法规,还需要刚性的执行。管理者需要拿出恒心与韧劲来与积弊进行持久战,坚决彻底,毫不退让。最怕的是,连管理者自身都信心不足,缺少底气,在执法过程中态度含糊,优柔寡断,无形中助涨了违法者的气势,管理效果也就打了折扣。

朋友家养了一条会过马路的宠物狗,每次出去遛弯儿过马路时非斑马线不走。小狗并非天生觉悟,而是主人平日无数次悉心调教、不断强化记忆的结果。人远比狗更聪明,但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同样需要经年累月的坚持,从开始时需要外力来约束,到渐渐接受,最终转化成为一种行为自觉。从这个意义来说,任何一个公共管理领域的从乱到治,其实都是一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力,考验的是双方的决心与恒心。能坚持到最后的,就是胜利者。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