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变了,还是世界变了?(2)

黄金变了,还是世界变了?(2)

摘要:国际金价的下跌,并不意味着黄金的避险属性被破坏了,它只是反映全球经济所面临的极端风险已经下降了。国际金价的下跌,并不意味着黄金的避险属性被破坏了,它只是反映全球经济所面临的极端风险已经下降了。

那么,今天到底该如何理解黄金的价值?我的观点是,从长期看,黄金并不是对抗通胀的良好工具。只有在经济面临极端风险,或者通胀非常严重的情况下,黄金的避险、保值功能才会非常明显。在“温水煮青蛙”式的长期缓慢的通胀情况下,黄金与普通大宗商品的价格曲线,最终走向一致。

解放观点:这次黄金暴跌,离不开全球经济复苏这个大背景。这里面透出哪些信号?

杨长江: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应该说已经开始缓慢复苏。但隐忧也不少,比如新兴经济体并没有达到预期中的增长,欧洲经济仍然不稳定,还是有爆发危机的可能。但就正常情况而言,这么大的金融危机,很多年才会遇到一次。短期内,那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崩溃的系统性风险,再次爆发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了。风险远去,金价下调,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好比雨过天将晴,现在快到了该把伞收起来的时候。国际金价的下跌,并不意味着黄金的避险属性被破坏了,它只是反映全球经济所面临的极端风险已经下降了。

解放观点:一面是金价下跌,一面是呼吁重回金本位制的声音不绝于耳。这种矛盾的现象,该如何理解?

杨长江:始终有些人坚持要回归金本位制。这种声音自1982年金本位制崩溃后,就没有断过。我的看法是,绝无可能。有一句诗说明问题,“不问苍生问鬼神”。苍生,是现实的经济发展需要。鬼神,是若干年的地质作用,鬼斧神工的力量。受自然条件影响,黄金的供给是有限的。但是经济越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越大。从历史来看,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始终不可调和。当经济发展没有那么快的时候,或许还能勉强对付。只要经济发展一快,黄金供给不足的弊病就暴露无遗。由此会带来长期的通货紧缩,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当年尚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如今经济总量发展到这般水平,要解决更不可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今天黄金就不重要了,或纸币脱离黄金发行就没问题了。批评者的观点也不无道理,脱离了金本位制,导致纸币发行变得没有制约,酿成严重泡沫。所以,这也提醒人们,尽管现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极端风险已经消除,但是高通胀卷土重来并非没有可能。目前全球央行都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鉴于经济形势复杂,该政策短期内尚未引起价格明显上升。此时,黄金对抗通胀的属性并没有体现出来。但未来,随着宽松政策效应的逐步累积,也蕴含着再发生通胀的可能。若如此,金价复涨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解放观点:有意思的是,每当国际金融市场有什么风吹草动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阴谋论”“阳谋论”“操纵说”就会甚嚣尘上。这次金价行情暴跌后,也不例外。怎么理解这种声音?

杨长江:我反对阴谋论。金融市场本来就是一个投机性很强的市场。原来投机资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股票和外汇上,只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地介入大宗商品,使得价格剧烈波动。国内很多通俗经济读物,往往喜欢鼓吹阴谋论。这种言论,看起来很有煽动性,其实充满了臆想和常识错误。我一直持这样的观点:如果你带着这样的视角,那么这个世界就到处充满了阴谋。这并不是一个客观的视角。

在金融市场上,从来没有谁是绝对的垄断力量。在市场的制衡机制下,有多方,就会有空方。当然,各方也可以联手一下,但不可能一直结成一个可以压倒一切的联盟,更遑论几十年来一直“一手遮天”,自始至终操纵这个市场。毕竟,各方利益主体不一。持阴谋论的人,对金融市场还是幻想的成分多。这个市场尽管有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也存在操纵市场的可能,更有与生俱来的投机弊病,但金融市场本身也蕴含着价格发现的功能和多空博弈的动态机制。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