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让莫言成为一个起点 不要成为一个休止符(4)

【案例】让莫言成为一个起点 不要成为一个休止符(4)

 

【启示与思考】

莫言获奖了,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

过多解读莫言获奖的外部原因,会淡化莫言本身的努力与才华。但脱离当下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影响,忽略东方与西方的现实联系,只是孤立地祝贺莫言个人,不仅将这一重大奖项的意义降低了,也不能呼应中国百年来对诺奖的纠结与渴望。要知道,诺贝尔文学奖的正统在欧洲。曾经有65年,也就是一半时间里,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都是欧洲人。

因此,莫言获奖,我们虽然不必将此看作为中国的“突破”,但这也是以汉字为符号的中国文化,走出一度被“边缘化”的尴尬,重新夺回应有荣誉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换个说法,现在的欧洲、美国等西方国家,他们需要了解中国文化。随着中国与世界联系加深,了解中国已经从一种兴趣,成为一种必要。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莫言获奖,就与莫言作品在西方的出版与推广有极大关系。在欧美国家,一般而言,中国作家得到认同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莫言的作品在国外出版之后,得到了核心文化圈的认同,莫言作品的丰富性被更多人所知。或许,这就是莫言今年获诺奖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高兴之余,更须冷静。因为有百年屈辱的历史,中国人失去了太多的承认与奖励。所以每年的诺贝尔颁奖,就是一次全国大讨伐:“为什么全球博士数量最多的国家,诺贝尔得主最少?”这类的质疑,让很多人都无地自容。尤其是这种大讨论每年都来一次,让中国人对各类奖项几乎有了一种条件反射的“偏执”。

这种“偏执”会将诺贝尔奖的本意掩盖。我们真正该“信奉”的不是奖杯,而是奖杯所代表的知识、技艺和经验。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如此,所有的外部原因对莫言而言,只是一个推广而已。真正获得这个奖项,莫言靠的还是知识、技艺和经验。

我们不必讳言,中国人还有更多的文学家、科学家,在未来会获得各类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或者正如有些评论认为,这只是“时滞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西方世界而言,本来就有些“曲高和寡”,等他们来“琴瑟和鸣”,基本上不太可能。不理解是其一,“威胁论”是其二,更有甚者极力丑化、妖魔化。因此无人喝彩,并非我们不精彩。只要我们自己坚持走正确的路、强大的路,这种“时滞”自然会消失,我们之前极度渴望的奖项,就能淡然处之。

诺贝尔奖的符号意义,早已为舆论所津津乐道,它和奥运会、世博会等盛事一道,为民众所翘首以盼。而不同于后两者,诺贝尔奖情结维系了更为复杂、纠结的国民心态:崛起之中国并非简单的国力强盛所能支撑,不只是实现共同富裕之理想,更有待个体提升独立性与创造力。

实际上,对于中国来说,莫言获奖应该是一个提醒时刻。关注获奖没有错,为莫言获奖欢呼更没有错,但是更应该明白,诺贝尔奖的意义绝不在于能否获奖,而在于其所设立的奖项上所代表的知识、技艺和经验。中国文坛应该从莫言获得文学奖上找回曾被我们忽略的人文情怀和文学造诣,抛却浮躁之风,踏踏实实的创作,像莫言那样立足生活,深入社会的最底层,搭准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脉搏,深刻揭示小人物的命运,那中国文学才会因为此次莫言获奖而走向世界,才会迎来文学的复兴、文学的繁荣和文学的辉煌。

而科技领域,应该从诺贝尔的各个奖项中了解,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哪些知识是最前沿的,哪些领域是需要努力的,查找自己的不足,才能拉近距离缩小差距,才有可能实现超越。而行政部门,更应该为科技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提供充分的保障。

总的说来,以行政力量主导的学术资源配置方式,以政绩为导向的学术指标考核体系,使学术偏离了本身的规律,在这种模式之下,再多的科研投入,也难以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因此,对于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来说,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中,还一厢情愿地测算究竟何时可以获得诺奖,相比日本的“狂妄之言”来说,更不现实。所以,先想想如何改造当前的学术盐碱地,让学术回归学术本位,这才是教育界和学术界更应该做的事。

莫言获奖只是一个起点,我们未来的路还很长,任重而道远!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